珠海斗門區解放思想提升效能促落實 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再也不用來回跑20多公里辦事了,方便很多。”

六鄉派出所白蕉開發區“智慧警務室”的啟用,讓珠海市斗門區南環村的村民高興不已。

珠海市斗門公安分局將派出所警務室打造成“智慧警務室”,提升處警及為民服務效率,成為全區“更新觀念、轉變作風、提升效率”的生動縮影。

斗門區農村人口占珠海市農村人口逾九成,是珠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戰場。斗門區踐行鄉村振興戰略,以加強黨的建設作為引領,優化農村黨組織設置,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組織保證。近年來,斗門區根據珠海市委市政府要求,積極落實“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效率大提升”,在實體經濟、城鄉環境、生態農業等方面,以創新思維、務實風格和更高效率,解放思想轉作風,提升效能促落實,為廣東奮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和珠海推動新時代“二次創業”,體現斗門擔當、貢獻斗門力量。

珠海斗門區解放思想提升效能促落實 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思想大解放,極目楚天舒,收穫了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有效的治理手段。其中,建章立製成為落地生根、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

斗門區在廣東省率先出臺《斗門區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2018-2020年)》,打造全國先進的新農村建設示範區。

斗門區通過《關於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實施意見》《斗門區推進“三化”建設“三城”工作總體方案》,推進美化、綠化、淨化“三化”,建設綠城、花城、公園之城“三城”。

在“珠海英才計劃”框架下,斗門區率先出臺“斗門黃楊英才”系列政策,得到了珠海市委的充分肯定。

效率提升讓城鄉環境變樣

珠海市斗門區把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作為落實“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效率大提升”的重要實踐,定規則,立規矩,做標準,在垃圾清理、汙水治理、市政道路優化提升、交通綜合管理、大氣汙染防治、綠化綜合提升等方面,進一步清理、規範、優化、提升城市環境,成效明顯。

“城市環境整治範圍擴大,由重點區域、主城區延伸到城鄉、農村、工業園區等。”斗門區城管執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效率大提升,讓城市有城市的美。

大街小巷變得乾淨整潔:環衛部門落實長效保潔機制,實施16小時保潔制度。

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對不履行“門前三包”的責任主體,依法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或處罰。

山清水秀,花木葳蕤:井岸城區、白蕉東片區、白藤街道、新青片區,補植行道樹6245棵喬木;白蕉高速出入口、S272西部沿海高速橋底、尖峰橋西完成繁花節點提升。

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效率大提升,讓農村環境變了樣。

拆除農村畜禽養殖場:依法依規清理不符合發展要求的養殖場。目前,黃楊村、泥灣村、五福村、乾務村等黑臭河涌沿線畜禽養殖場160餘家被清理。

農村黑臭水體得到改善:五鎮一街積極行動,清理村河道水浮蓮,整治淤積河道,對河岸進行修繕,實現“水清岸綠景美”。

解放思想推進鄉村振興

河網縱橫、青山綠水,稻花香裡說豐年。

這裡是生機盎然、廣袤無垠的斗門生態農業園。

“上半年園區農業總產值約達18.21億元,完成上半年目標的102.3%,預計全年達46.4億元以上。”斗門生態農業園有關負責人表示,下半年隨著白蕉現代農業示範園等項目陸續開工建設,全年固定資產投資額預計可達30億元,園區後發優勢明顯。

“踐行‘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效率大提升’,更新觀念,創新工作機制和作風。”該負責人表示,這是園區經濟取得明顯成效的緣由之一。

生態立園、產業興園、旅遊旺園、科技強園。

斗門區在珠海市行政區中生態最完整,農林牧副漁、山水林田湖、農業工業園區等條件,相對其他行政區都不差,甚至最好。珠海斗門區如何發展生態農業,踐行鄉村振興戰略?

2018年2月4日,著名“三農”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溫鐵軍,獲邀來珠海講座時表示,鄉村是多樣性的,生態是多樣性的,生態農業與鄉村振興本質上是可以和諧相處的。

解放思想轉作風,提升效能促落實,落實推進鄉村振興。

斗門區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大力弘揚“敢於擔當、狠抓落實、注重實效”的作風,切實提升效率,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化、農產品質量監管、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等各項工作抓緊抓實抓好,推動斗門生態農業大發展、鄉村振興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珠海特區報 記者 張帆 攝影/曾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