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的挣扎!纳粹德国的末日武器系列之二: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

元首的挣扎!纳粹德国的末日武器系列之二: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

一次世界大战后,认为德国是不变的敌人与强敌的法国,在发现德国“施里芬计划”的战略效益之后,修筑了当时世界上最坚固马奇诺防线,希望迟滞与遏阻德国可能的侵略方向,将德国的侵略路线界定于马奇诺北侧的比荷卢国界上。

元首的挣扎!纳粹德国的末日武器系列之二: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

卡尔臼炮,口径540mm

而德国自希特勒掌权后,开战已经势在必行,当时各国陆军仍然以防护力强大的要塞作为战略据点,尤其是马奇诺防线这类大型要塞,为了要能够用火炮击穿并且摧毁马奇诺要塞的堡垒,希特勒下令进行研制超重型火炮的计划,除了卡尔臼炮之外,这个计划的还包括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

元首的挣扎!纳粹德国的末日武器系列之二: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

1934年位于德国埃森的克鲁伯公司接到来自德国陆军司令部(德语:Oberkommando des Heeres, 德语:OKH)的一纸要求,信中表达希望克鲁伯能够设计出一款能够击毁马奇诺防线上要塞的重炮,最好一炮就能打穿7米厚的混凝土掩体,或者1米厚的钢板,然后还要从敌方炮兵无法还击的距离外进行发射。在笃信“大就是美”的希特勒元首指示下,古斯塔夫巨炮的测试型火炮却在1939年底于希勒斯雷奔的试射场完成测试,包括炮弹的贯穿能力检验;炮管以最大仰角发射,炮弹在半空中经过重力加速度的效应加持后成功地击穿原本预定的7米厚的混凝土与1米厚的钢板。然而令人讶异与不解的是当1940年中期在所有的测试都完成后,德国人反而将整个炮拆解销毁。

元首的挣扎!纳粹德国的末日武器系列之二: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

时间来到1941年11月,克虏伯移师到达尔沃沃进行八次射击测试,包括发射7,100千克的穿甲弹,并且留下37,210米的射程纪录。在得到元首认可后,克虏伯以自己独有做生意的传统方式:买一送一。第一座重炮一毛钱也不要就转送给德国陆军,埃福瑞德以自己父亲的名字命名为“古斯塔夫”重炮;但是第二座重炮倒是一毛也没少的地跟军方要了700万帝国马克(当时美金与帝国马克汇率约为1:4.2);同样地埃福瑞德以他妻子之名将第二座重炮命名为“多拉”重炮。

元首的挣扎!纳粹德国的末日武器系列之二: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

  • 重量1,350吨
  • 长度 47.3m
  • 炮管长度 32.48 m(L/40.6)
  • 口径 800mm
  • 最大射击仰角 48°
  • 最大射程 48km(高爆弹/HE);38km(穿甲弹/APCR)
  • 宽度 7.1m
  • 高度 11.6m
  • 操作人数250人于3日内(54 hours)完成组装,2,500人铺设铁轨(含路基);2个高炮营负责空防。
元首的挣扎!纳粹德国的末日武器系列之二: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

拆解后运输状态的古斯塔夫重炮

希特勒于莫斯科战役失败后,又在1942年发动发动了蓝色行动,将作战矛头指向高加索地区。为了解决犹如芒刺在背的黑海舰队基地,希特勒派遣曼斯坦因元帅进攻赛瓦斯波托尔要塞。这要塞位于黑海之滨,经过俄国人的长久经营,此要塞变成了几乎攻不可破的坚固堡垒,屏卫著俄国的黑海舰队的安全;光是克里米亚战争(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时,英法联军曾经为了攻占此处而付出了重大的代价,而苏联更是在此设立大量的重型火炮,尤其是两座名为“高尔基炮台”更是著名。德国为了扳平此劣势,从国内调集了各式火炮,因此1942年5月,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在古斯塔夫列车炮与卡尔臼炮的联手合作下被攻克,让埃里希·冯·曼施坦因获得“塞瓦斯托波尔的征服者”的称号。

元首的挣扎!纳粹德国的末日武器系列之二: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

摧毁后的高尔基炮台

古斯塔夫重炮最后的命运是在1945年4月22日前被德国人自行炸毁以免沦入同盟国手中;其残骸被发现于奥尔巴赫以北15公里,开姆尼茨西南50公里的森林中。而且还是美军先寻获古斯塔夫重炮之后接着多拉重炮才被发现。

元首的挣扎!纳粹德国的末日武器系列之二: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

古斯塔夫重炮的炮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