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的掙扎!納粹德國的末日武器系列之二: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

元首的掙扎!納粹德國的末日武器系列之二: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

一次世界大戰後,認為德國是不變的敵人與強敵的法國,在發現德國“施裡芬計劃”的戰略效益之後,修築了當時世界上最堅固馬奇諾防線,希望遲滯與遏阻德國可能的侵略方向,將德國的侵略路線界定於馬奇諾北側的比荷盧國界上。

元首的掙扎!納粹德國的末日武器系列之二: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

卡爾臼炮,口徑540mm

而德國自希特勒掌權後,開戰已經勢在必行,當時各國陸軍仍然以防護力強大的要塞作為戰略據點,尤其是馬奇諾防線這類大型要塞,為了要能夠用火炮擊穿並且摧毀馬奇諾要塞的堡壘,希特勒下令進行研製超重型火炮的計劃,除了卡爾臼炮之外,這個計劃的還包括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

元首的掙扎!納粹德國的末日武器系列之二: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

1934年位於德國埃森的克魯伯公司接到來自德國陸軍司令部(德語:Oberkommando des Heeres, 德語:OKH)的一紙要求,信中表達希望克魯伯能夠設計出一款能夠擊毀馬奇諾防線上要塞的重炮,最好一炮就能打穿7米厚的混凝土掩體,或者1米厚的鋼板,然後還要從敵方炮兵無法還擊的距離外進行發射。在篤信“大就是美”的希特勒元首指示下,古斯塔夫巨炮的測試型火炮卻在1939年底於希勒斯雷奔的試射場完成測試,包括炮彈的貫穿能力檢驗;炮管以最大仰角發射,炮彈在半空中經過重力加速度的效應加持後成功地擊穿原本預定的7米厚的混凝土與1米厚的鋼板。然而令人訝異與不解的是當1940年中期在所有的測試都完成後,德國人反而將整個炮拆解銷燬。

元首的掙扎!納粹德國的末日武器系列之二: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

時間來到1941年11月,克虜伯移師到達爾沃沃進行八次射擊測試,包括髮射7,100千克的穿甲彈,並且留下37,210米的射程紀錄。在得到元首認可後,克虜伯以自己獨有做生意的傳統方式:買一送一。第一座重炮一毛錢也不要就轉送給德國陸軍,埃福瑞德以自己父親的名字命名為“古斯塔夫”重炮;但是第二座重炮倒是一毛也沒少的地跟軍方要了700萬帝國馬克(當時美金與帝國馬克匯率約為1:4.2);同樣地埃福瑞德以他妻子之名將第二座重炮命名為“多拉”重炮。

元首的掙扎!納粹德國的末日武器系列之二: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

  • 重量1,350噸
  • 長度 47.3m
  • 炮管長度 32.48 m(L/40.6)
  • 口徑 800mm
  • 最大射擊仰角 48°
  • 最大射程 48km(高爆彈/HE);38km(穿甲彈/APCR)
  • 寬度 7.1m
  • 高度 11.6m
  • 操作人數250人於3日內(54 hours)完成組裝,2,500人鋪設鐵軌(含路基);2個高炮營負責空防。
元首的掙扎!納粹德國的末日武器系列之二: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

拆解後運輸狀態的古斯塔夫重炮

希特勒於莫斯科戰役失敗後,又在1942年發動發動了藍色行動,將作戰矛頭指向高加索地區。為了解決猶如芒刺在背的黑海艦隊基地,希特勒派遣曼斯坦因元帥進攻賽瓦斯波托爾要塞。這要塞位於黑海之濱,經過俄國人的長久經營,此要塞變成了幾乎攻不可破的堅固堡壘,屏衛著俄國的黑海艦隊的安全;光是克里米亞戰爭(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時,英法聯軍曾經為了攻佔此處而付出了重大的代價,而蘇聯更是在此設立大量的重型火炮,尤其是兩座名為“高爾基炮臺”更是著名。德國為了扳平此劣勢,從國內調集了各式火炮,因此1942年5月,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在古斯塔夫列車炮與卡爾臼炮的聯手合作下被攻克,讓埃裡希·馮·曼施坦因獲得“塞瓦斯托波爾的征服者”的稱號。

元首的掙扎!納粹德國的末日武器系列之二: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

摧毀後的高爾基炮臺

古斯塔夫重炮最後的命運是在1945年4月22日前被德國人自行炸燬以免淪入同盟國手中;其殘骸被發現於奧爾巴赫以北15公里,開姆尼茨西南50公里的森林中。而且還是美軍先尋獲古斯塔夫重炮之後接著多拉重炮才被發現。

元首的掙扎!納粹德國的末日武器系列之二: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

古斯塔夫重炮的炮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