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早在十八世紀的歐洲,靜物畫是不怎麼受人待見的。把幾個小東西往那一擺就可以開始畫了,顯得不高端,似乎只有練習畫畫的人才對著靜物作畫。所以靜物畫一直不溫不火,想出成績的畫家自然就懶得畫靜物。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但有一位畫家卻特立獨行,他對靜物極其著迷,還尤其愛畫蘋果。這位畫家相當了不得,他幾乎一輩子都在為靜物畫的復興而奮鬥,而且因為他的緣故,靜物畫還成為了藝術大咖畢加索、馬蒂斯等人的重要研究課題。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這個畫家便是保羅·塞尚(1839~1906),法國著名畫家,後期印象派的主將,從19世紀末便被推崇為“新藝術之父”,現代藝術的先驅。塞尚的父親是個銀行家,所以他是個妥妥的富二代。當時很多畫家都是窮困潦倒的,只有塞尚可以“言正名順”地跟他爹要錢畫畫。他年輕的時候是這樣子的,不禿頂。↓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我們先來看塞尚最出名的一幅蘋果,叫《水果籃子》。↓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這幅畫以矛盾而聞名,因為它呈現出一種不平衡與穩定之間的緊張關係。塞尚曾說過:藝術是與自然平行的和諧,而不是模仿自然。在追求構圖的過程中,他認識到藝術家並不一定要呈現真實空間中的真實物體,因此你能從這幅畫中看到各種不平衡:一個不呈直角的桌子,桌子左側和右側不在同一平面,在它上面,一籃子的蘋果向前傾斜,你能數一數有多少個蘋果嗎?

塞尚是在用不同的角度表現物體的大小結構,他擺脫了傳統的透視法,畫出了自己希望展現的靜物樣貌。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都說塞尚的藝術是印象派和立體主義的橋樑了,因為就像這幅畫,它是用兩個不同的觀點完成的。在印象派靜物的風格中融合了採用不同觀點和角度來描繪主體的立體主義。

再來看看塞尚的更多蘋果。↓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塞尚:“論畫蘋果,在座的都是渣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