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传奇》:风流醉鬼已逝,小李飞刀成绝响,人世不见楚留香

《古龙传奇》:风流醉鬼已逝,小李飞刀成绝响,人世不见楚留香

《古龙传奇》:风流醉鬼已逝,小李飞刀成绝响,人世不见楚留香

头大如斗的台湾武侠小说家古龙离开了人世,生前好友倪匡如是说“人间无古龙,心中有古龙”。那个年代,我们的阅读信息还是比较落后的,当时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正大行其道,金庸的作品也才刚刚传进来,后来我无意中读到楚留香系列,才知道还有一位如此才华横溢的武侠小说家——古龙先生。相见恨晚,从此开始收集他的作品,沉迷于古龙的武侠世界而不能自拔。多情剑客无情剑,古龙多情,而人世无情。

古龙的才华在于中篇创作,他对长篇的把握力不从心。《绝代双骄》、《楚留香》、《陆小风传奇》都是中篇故事聚合在一起的,与金庸那种气势逼人的长篇相比,确实有很大的距离。金庸的长篇,越到后来气势越足,往往四册篇幅的小说,第三册末结构还在继续展开,可是到了第四册,峰回路转,一一收拾干净,结束有力。古龙的雄心是写一组“大武侠系列”,但往往在一部长篇之内就出现了结构上的缺陷,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

《古龙传奇》:风流醉鬼已逝,小李飞刀成绝响,人世不见楚留香

古龙创作小说的原则是:求新求变,打破常规。对武侠小说的文体、情节、语言甚至意境,古龙都作了大胆而可贵的尝试,力图突破已有的小说格局,创造出新的天地。连金庸本人也承认古龙小说独创一格,构思奇妙。另一位武侠小说家倪匡则认为古龙是金庸以来最好的武侠小说家。金庸是武侠史上的宗师,类似于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而古龙犹如宋诗,虽整体不如,但另有唐诗所不及处。按台湾著名评论家胡正群先生的说法就是“古龙之前无新派。”

对古龙的武侠创作实践,人们的评价有褒有贬。褒者认为,古龙小说创造了一个文化奇迹,古龙在武侠小说史上是一个开创时代的作家。贬者则认为,古龙小说行文随意,文风轻薄,缺少文化,破坏了汉语言规则,是一种创作上的“走人入魔”。然而无论是褒是贬,有识者都不得不承认,那就是古尤创作的武侠小说不同于前人之作,为后人提供了新的东西、新的资源,把武侠小说带到了另一个境界。写人、写情、写哲理,均有不俗的笔墨。

《古龙传奇》:风流醉鬼已逝,小李飞刀成绝响,人世不见楚留香

古龙的风格在武侠创作史上虽然独特,但考之文学史,可以看出他明显受到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影响。他的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纯粹用动作和形象表现情绪以及电报式对话、性格化的语言,构成了自己含蓄精练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古龙学海明威,并不是照搬西欧语言,而是“洋为中用”。他写的人物对话,简短有力,一针见血,创造了武侠小说中的“电报式文体”,一时仿者如云,譬如黄鹰、于东楼、司马紫烟等。

在古龙的武侠世界里,最令人难忘、令人动容的是朋友之间的情谊。楚留香与胡铁花、陆小凤与西门吹雪、李寻欢与阿飞,他们之间的友情可以让天底下所有热血男儿动容的。正如古龙借书中的人物所说的那样:“朋友贵在知心,只要他是真心与我相交,我又何必计较他用的是真名,还是假名。”古龙曾向往武侠小说应该写人类的情感和人性的冲突,他做到了这一点,对“友情”淋漓尽致的渲染和浪漫主义的激情构成了他的小说风格与特色。

《古龙传奇》:风流醉鬼已逝,小李飞刀成绝响,人世不见楚留香

古龙的“新武侠”抛弃了传统的模式,也突破了金庸写作的模式,他是唯一在武侠创作上可以与金庸相提并论的大师级人物。在天马行空的自由写作中,古龙的小说表达了“人类的情感与人性的冲突”。古龙去世后,台湾作家乔奇有挽联云:小李飞刀成绝响,人世不见楚留香。但读者心中的古龙小说却永远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