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北”是什么意思?怎么不说 “败南”、“败东”、“败西”?

我们说一场战争失败,往往说输家“败北”,【爱农帮】就经常想,为何只说“败北”,却没有人说“败南”、“败东”、“败西”呢?

“败北”是什么意思?怎么不说 “败南”、“败东”、“败西”?

“败北”一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一、本意及引申意义。

原来“北”字的本义是“背”或“相背”,它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北”字即为两个人,一个向左、另一个向右背向而坐之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一书中亦说:“北,背也,二人向背。”这个“北”字很像两个人背靠背之形,“北”字即古之“背”字,“背”字是后人为它加上肉旁而成的。

战争发生,两军相接,是正面相向的,激战之后,败方撤退,转身逃跑。“北”即为背,就成了背向敌方,这就是“败北”了。

胜方朝着败军背后衔尾穷追,这就是“追奔逐北”,逐其背也。

所以“北”这个词后来就逐渐增加了“失败”这一义项。“败北”在古代常常被人们拿来作为打败仗的代称,也引申为做事不成功,竞争或竞选失败。

如在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一书的《军事》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佯北勿从。”在这里,“北”即…是“败”或“败逃”,这句话的意思为“敌人假装败逃,不要盲目追赶”。

《垓下之战》:“未尝败北。”打了败仗往回跑。《过秦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名词)败逃者。

“败北”是什么意思?怎么不说 “败南”、“败东”、“败西”?

二、自古以来,以南为尊。

北者,两相背之,是不利之兆。古代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

所以正规性的建筑物,比如宫殿和庙宇都是面朝正南,皇帝都被称为“南面称尊”,而败仗之后的臣服之人都被称为“北面称臣”。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阳生阴死。“南边”是盛阳所在,“北边”是极阴之地。于是,打仗时说的“败北”,也就是指往死里败逃去了。

胡服骑射,万里长城,金,辽,匈奴,鲜卑,西夏,元,后金,沙俄,小日本。一朝朝一代代的战争皆出自北方。中原政权与之交战胜少败多。

“败北”是什么意思?怎么不说 “败南”、“败东”、“败西”?

三、历史原因。

“败北”二字是和历史上民族竞争有关,失败的一方常常被驱赶到寒冷荒凉的北方,如匈奴、鲜卑等民族。

匈奴是夏禹王的后裔,是和我们同一起源的华夏儿女,由于夏朝灭亡,其后人就不能占据中原富庶温暖之地,退到河套地区和漠北荒原之地。

后来势力强大时,又要打回中原,所以中原华夏屡受侵扰,至汉武帝时,才由英雄卫青霍去病一举击破,匈奴向北逃窜。

“败北”是什么意思?怎么不说 “败南”、“败东”、“败西”?

最后要提的是,“败北”作动词来理解,是指打了败仗往回跑。这里的“北”并不是指方向而言,毕竟打了败仗逃跑时任何方向都是可能的,慌不择路,哪里还来得及找方向。

所以说“败北”一词同北方根本就没什么关系。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