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不住人,村官成为大学生职业新跳板?扎根农村如何放飞梦想

我们国家从2007年开始有大学生村官计划,到现在有十个年头了。

刚开始这个计划的时候,几十万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到农村去当村主任助理、村支书助理等,从学生变成“村官”。他们有热情、有活力、文化知识储备够,国家期待通过这样的政策,让大学生扎根农村,培养出一批了解基层、了解农村世情的人才,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提升农村的管理水平。当时可谓规模浩大,国家每年也要为这项政策支出了数十亿元。

农村留不住人,村官成为大学生职业新跳板?扎根农村如何放飞梦想

可是十年过去,这场“新上山下乡运动”真的让几十万大学生扎下根了吗?

在2017年据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发布《2016—2017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在岗大学生村官共有102563人,相比2012年(在岗21万人)减少了10万人左右。

这反映了什么呢?——大学生村官有些“尴尬”

农村留不住人,村官成为大学生职业新跳板?扎根农村如何放飞梦想

一直以来,我们国家农村治理实行的都是“村民自治”。

选择大学生到村任职,多是当助理。他们其实并不是干部、也不是农民,在村干部这里,他们只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不懂村风民情;在农民这里,他们只是没吃过苦的乳臭未干的学生,既没有共同语言,更是一种不能吃苦和担责的存在。

所以,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身份尴尬让很多学生难以坚持下来。

而且,

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前,面对市场就业压力,往往产生了逃避心理。为了缓解就业压力,选择报考村官作为职业跳板,并没有真心想留在农村进行基层建设。所以在农村混两年以后再凭借国家的优惠政策寻找更好的机会,是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的心态

农村留不住人,村官成为大学生职业新跳板?扎根农村如何放飞梦想

您对大学生村官有何看法?您在的地方有大学生村官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发表您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