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飛機急降、宣告Mayday:航空公司還想瞞什麼?

马上评|飞机急降、宣告Mayday:航空公司还想瞒什么?

事發現場

7月11日一早,一則通報信息開始在互聯網上大量傳播。通報內容顯示,7月10日,由香港飛往大連的國航CA106次航班,因“機組預在駕駛艙吸菸”,誤把雙組件當成再循環風扇關閉,導致客艙釋壓。隨後,機組發現增壓不可控,立即宣告Mayday,飛機由約35000英尺(約10600米)緊急下降至10000英尺(約3000米),期間旅客氧氣面罩釋放。這一消息得到了諸多航空自媒體轉發和確認,機構媒體隨後也介入了調查。

Mayday是國際通用的無線電求救呼號。在民航界,Mayday是一個極其敏感的詞彙,一旦出現在無線電通訊中,則意味著某架飛機已經遇到了實質性威脅生命的危險情況。所以,此次國航CA106事件已然不是簡單的違反駕駛規則吸菸或誤操作行為。

國航在此通報流傳互聯網十多小時後,才於11日20時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目前機組正在接受民航局相關部門的調查,如果調查發現機組存在違章違規行為,公司將以零容忍的態度對責任人嚴肅處理。”回應裡,國航將此事件定性為“氧氣面罩脫落”,並未提及流傳通報具體內容。

未提及網傳通報,或許是航空公司公關手段。但身處大數據環境,通報內容並非無證可查。從業內認可的航班信息追蹤系統Flightradar24和 Flight Aware 查詢可知,事發當日,國航CA106次航班確實發生過緊急下降隨後又爬升至巡航高度;而媒體報道中,涉事航班乘客提供的視頻也顯示機長廣播了客艙失壓的情況。由此可推斷,網傳通報的多個內容並非空穴來風。

調查正在進行,權威結果尚未得出,但此次事件的危害性已然明瞭。“在6 000 m(含)以上高度飛行時,航空器增壓艙失壓,導致氧氣面罩放出並緊急下降”,這是中國民用航空局發佈的行業標準《民用航空器事故徵候》中典型的運輸航空嚴重事故徵候示例。可以說,這一示例同國航CA106事件完全一致,而“嚴重事故徵候”則是在發生事故這一層級下,最嚴重的不安全事件等級。

因此,在諸多事實面前,此時我們有必要追問,航空公司在此次事件中是否盡職盡責?

飛機儘管作為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飛行過程一樣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為此,飛機制造商和航空公司編撰了極其詳細的檢查單,明確了緊急情況的處理流程,也通過互相檢查機制,防止人為因素造成的失誤。那麼,高度自動化且又有檢查單機制輔助下,為何會在本應最安全的巡航階段會出現突然的客艙失壓現象?在客艙恢復艙壓後,為何不按檢查單流程就近備降,而是重上巡航高度最終飛抵目的地?

這也就不得不質疑駕駛艙成員存在嚴重過錯操作,也不得不讓網友對網傳通報內容的信服。畢竟,在萬米高空中,機組是旅客安全的直接責任人,也是旅客唯一能夠信賴的人,這樣的一個群體的實際工作情況,必然備受矚目。

此外,面對旅客的質詢,機組並未解釋問題原因;記者諮詢時,國航客服稱延誤為“天氣原因導致”。如此重大的不安全事件發生,航空公司沒有及時發佈情況說明,相關回應在事發後約24小時才在外界傳播壓力下發布,這是否也意味著航空公司對旅客安全的不重視?

民航運輸行業技術門檻高,普通民眾無法瞭解其中的複雜性,若航空公司仗著自身不可替代性而不對社會公眾披露信息,本質上是其對乘客的不重視,也能體現出安全管理思維的懈怠。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民航發生了一些不安全事件,前有民航內部對某航司維修系統停業整頓的處分,後有華夏航空機長操作失誤導致降落階段雙發關閉。這些應該要讓所有從業者和管理者警惕,加緊全行業自我排查和重申安全要義,已經迫在眉睫。海恩法則也告訴我們,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