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年内,投资P2P最安全的策略在此!

未来2年内,投资P2P最安全的策略在此!

最近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爆雷潮,密集得吓人,爆雷平台更是从小平台延伸到大平台。

数据显示,仅6月份就出现了63家问题平台;进入7月之后,9天就有32家平台集中爆雷。

这不仅引发了投资人的恐慌,更在各级金融机构之间形成了风险传导。

央妈昨天出来说话:“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 ”。

未来2年内,投资P2P最安全的策略在此!

在监管保持高压姿态去金融杠杆的当下,又恰逢网贷行业频频爆雷,央妈作为非主管部门此时发话,到底想释放什么信号?我们未来将面临怎样的投资环境?投资人又应该如何投资?

未来2年内,投资P2P最安全的策略在此!

网贷行业的出清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网贷行业的情况。

表面上看,最近爆雷的平台很多,但仔细研究这些平台,你会发现,绝大部分平台都不是正规P2P平台,只是披着P2P的旗号做着非法集资的勾当。

从大范围来看,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件好事,避免新投资人误入违法违规平台,也避免旧投资人加大投资。

我把最近爆雷的平台进行整理,发现这些平台有几个共同特点。

1、兜售网贷基金

投资人都知道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所以自以为投资网贷基金就是投资了多个平台。

但所谓的网贷基金平台却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些平台都没有资产端。也就是说,网贷基金的资金流向无从监管,说白了平台可以分分钟玩自融。

比如,最近爆雷的米袋、旺财、PP宝、火球等等,都属于兜售网贷基金的平台。其中米袋平台持有债权越来越集中,并且资金流向到和平台高管关联的公司,自融证据确凿无疑。

2、做活期产品

对于活期产品,平台往往标榜,你取钱的时候会自动把债权转给下一个人,做到随存随取,不存在资金池,但实际上这都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平台往往设立一个资金池,应付投资人的提现。另外,监管早就明确禁止P2P开展活期产品。

因为只要是活期平台,就必定面临投资人挤兑的隐患,但当下除了银行谁又能够信誓旦旦说自己能够扛住投资人挤兑呢?

以前活期平台没问题,那是因为市场上资金多,也不会像今年以来这样资金紧张,所以大家随便玩,反正有源源不断的钱进平台。

但当下处于非常敏感时期,投资人恐慌情绪在蔓延,活期平台就开始面临挤兑的现实了,比如:牛板金、饭饭金服等等。

3、资金流向不透明

如果你登陆平台官网,会发现这类平台的标的信息披露不透明,资金流向不透明。

资金流向不透明的平台有多种多样,有像唐小僧、联璧金融这样的高返平台,也有像多多理财、投融家等频繁更换股东的自融平台,也有像钱宝网这种任务式模式的平台,还有云联惠这样涉及线下理财的平台等等。

最后血淋淋的教训都告诉我们,这些资金流向不明的平台都涉嫌自融,没有一个不是。

所以投资P2P平台如果要远离风险,首先要做的是看看这些平台的信息披露是不是清楚透明,如果极不透明,或者标的信息重复(有的自融平台连造假都懒得花成本),你要马上远离。

4、资产端不规范

有些平台确实是在做P2P,但最后爆雷不是因为上面讲的那些原因,而是因为自己在资产端的风控方面做得不好。

最近出问题的P2P平台,大部分是车贷平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由于车贷行业竞争激烈,很多平台为了做大资产规模,降低了风控标准,比如有很多车已经是重复抵押甚至多次抵押,本身就不是什么好的资产,这会给催收带来非常大的麻烦。

特别是暴力催收在今年初被监管层喊停,车贷平台资产端瞬间陷入死局。

于是,就有大批车贷平台爆雷,图腾贷、沃时贷、泓源资本等平台挂掉都与资产端的风控出问题逃不掉干系。

当然,图腾贷除了资产端的问题之外,也跟自身疯狂扩张导致运营成本剧增有关,在这里我不展开讲。

很明显,爆雷的平台分为两类:

一类是伪P2P平台,涉嫌非法集资。主要是通过借旧还新的方式,把庞氏骗局继续玩下去。但因为投资人的恐慌情绪,引发挤兑风波,结果一下子把这种平台打回原形。

另一类是不合规的平台。这些平台,倒不是一开始就想骗,但由于资产端不佳、运营不善等原因,陷入逾期、清盘等局面。

未来2年内,投资P2P最安全的策略在此!

资金链紧张是本质问题

在我看来,这次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爆雷潮其实就是一次金融市场的“产能出清”,国家要的是优胜劣汰,从长远的角度看,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这次产能出清的导火索是今年以来国家在金融领域去杠杆,叠加美元升值周期,央行直接收缩货币供应,又刚好处于半年度时期银行回收流动性迎接央妈考核,结果直接造成整个市场资金面的紧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次爆雷潮就是在5月开始持续至今的,中间就是半年度商业银行的考核期。所以,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那些假P2P平台以及不合规的平台马上裸泳。

其实,不单单是网贷行业,股市、债市、汇市,都同样面临流动性风险。

今年以来,已经有两只A股的上市公司被强制退市,更有几百支公募基金被清盘;今年上半年,债券违约数量已接近20只,规模已超140亿元。

互联网金融只是整个金融系统的一个环节,所以这场网贷行业爆雷潮也是在意料之中,可以说,爆雷不是网贷行业的原罪,只是整个金融系统“产能出清”的一个链条。网贷行业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乱,你也没必要那么恐慌。

毕竟绝大多数雷掉的平台都是野鸡平台、涉及非法集资的平台,我都不屑于把它们跟P2P混为一谈。

再说了,我认为这次网贷行业的洗牌,本来就应该在前年和去年完成,只是民间的各种融资渠道太多,加上央妈也一直没有铁下心来收缩信贷,结果拖了两年才这个样子。

有人可能还会问一下,为什么央妈要紧缩货币供应呢?因为我们钱印得太多了,不能再在没有把金融市场梳理清楚的情况下又继续印。

目前我们的杠杆是GDP总量的250%,如果让杠杠率继续上升,中国或许会爆发一场非常严重的经济危机。

未来2年内,投资P2P最安全的策略在此!

互金行业将步入规范时代

有了我上面的剖析,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我讲到的监管部门正式对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的表态上,监管层所谓的用1~2年完成风险整治,到底释放了什么信号?

对于这份文件,财小妹全方位解读一下。

1、爆雷潮继续

言下之意,这爆雷潮未来还要继续,监管层根本不用动手,未来继续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控,让那些浑水摸鱼的平台暴露原形,直接挂掉。

看看最近这三个月爆掉的平台,有几个是真的在做P2P业务的?

睁大自己的眼睛看清楚,监管层不是想干掉P2P,而是想干掉那些挂着P2P的名义干非法勾当的骗子。

在我看来,除了图腾贷这种平台,其他因为央行这的货币政策挂掉的平台,都不是真正的P2P。

2、深度整改

说实话,之前让P2P平台在今年6月底完成整改备案的政策,真的是太猴急了,毕竟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已经有11年的发展历史,你说让人家用1年的时间整改,可能吗?

现在提及“1~2年时间”,说明了监管层对整改这事是“走着瞧”的态度,边走边看。

看看市场自己完成淘汰的情况如何,如果淘汰得快,那就是1年后完成整治,顺便到时直接出台相关的备案政策。

对于那些本来有整改空间但没有整改时间的平台,现在也有足够的时间了,可以把过去不合规的存量业务清零,优化业务模式。

3、引导机构无风险退出

其实央妈这次的文件,也考虑到了一些真的不适合继续做下去的P2P平台。

这些平台倒不是想骗钱,而是自己金融的把控能力不足,已经出现经营不下去的迹象,1~2年也是想让这样的平台可以筹备退出事宜,而不是等到最后爆雷。

6月份以来,网贷平台的退出以恶性方式为主,多数出现提现困难,而该文件明显表明监管将会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或者保障机制。

综合种种情况来看,我认为监管层想提高互联网金融的门槛,让存量平台风险释放,也要建立退出机制,形成监管闭环。

未来,网贷行业的P2P平台退出方式有望回归良性状态,这是保护人投资人的利好消息。

总体来看,我认为央行在这个节骨眼出来喊话,有稳定市场情绪的意思,也释放了积极的信号,投资人完全没有必要对最近的爆雷潮恐慌,只要你投资的平台真的是P2P。

记住,是P2P,不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平台!!!

我相信,未来1~2年,中国网贷投资人将迎来一个非常健康的投资环境,这是完全可以期望的。

未来这1~2年内的投资策略,财小妹教大家4个简单有效的办法,以下4点出现任何1点都不要投资:

1、远离高返的平台;

2、远离涉及线下理财的平台;

3、远离频繁更换股东的平台;

4、远离信息披露极不透明的平台。

热文回眸:(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2017基金公司五好金榜 五个维度解密最牛基金公司

◆ “2017信用卡金榜”出炉 哪些银行被客户疯狂打call?

中国市值100强上市公司“董秘去哪儿了?”(附名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