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稅變降稅——大事遠遠不止這些,中國汽車市場將要全面開放

前幾天許多汽車號陸續發了不少有關於“中美貿易戰”打響後,進口汽車增加關稅並且銷售價格上漲的問題。但世界的變化太快,一夜之間“中美貿易戰”出現了一個180°的“大轉彎”。

增稅變降稅——大事遠遠不止這些,中國汽車市場將要全面開放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4月1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提出,要儘快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行業外資限制,並顯著降低汽車進口關稅。

增稅變降稅——大事遠遠不止這些,中國汽車市場將要全面開放

前幾天還特別火的“進口汽車漲價”這個問題一下變成了“偽命題”。看到這則報道後或許你的還在關心進口車的車價什麼時候會降低,其實這則新聞的背後不僅僅是降低關稅,將來汽車界還有許多的大事會發生,或許今天潮老師就能先帶你瞭解一二。

放寬外資股比限制——合資品牌怎麼說

對於任何汽車廠商來說,“中國市場”都是一個不能放棄的大市場。中國經濟發展速度之快,再加上人口眾多。雖然近些年來國內的汽車市場的增速有所放緩,但遠遠沒有達到飽和,依然是一個非常有潛力可挖的市場。

增稅變降稅——大事遠遠不止這些,中國汽車市場將要全面開放

要說國內最深入人心的合資品牌,那麼非“大眾”莫屬,由於進入國內市場早,中國消費者對於大眾品牌的“情感”比起其他合資品牌要更深。大眾集團在2017年全球汽車交付量達到了1074萬臺。而大眾集團(中國)及兩家合資企業向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客戶共交付汽車418萬輛,佔據集團全球總銷量的38.9%。

增稅變降稅——大事遠遠不止這些,中國汽車市場將要全面開放

如果說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提出的“要儘快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行業外資限制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行業外資限制” 無疑對於大眾集團這樣的車企會產生巨大影響。放開股比之後,外資也可獨資建廠,當初的50%的股比限制和合資夥伴不超過兩家的限制或許都會放開。

增稅變降稅——大事遠遠不止這些,中國汽車市場將要全面開放

而大眾中國也在第一時間對於這種重大利好進行了表態,據大眾中國官方回應稱,“我們非常支持和歡迎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舉措,這將繼續提振全球對華投資信心,並對汽車產業的創新能力帶來積極影響。”而其也強調,對於目前大眾在華的合資企業尚無影響。“這些措施對集團目前的合資企業沒有影響,同時我們也在仔細瞭解相關信息並探討未來發展中可能存在的新契機。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將一如既往地與合作伙伴共同推進開展合資企業各項業務,為中國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同時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增稅變降稅——大事遠遠不止這些,中國汽車市場將要全面開放

當下一汽-大眾中外雙方的股權比例是60:40。而2000年之後大眾也開始想要謀求中外雙方的股份對等。其實近幾年來大眾集團高層就不斷在各種場合表示,希望提高在一汽大眾的持股比例。 就在上個月初召開的大眾集團2017財年新聞發佈會上,對於此前大眾汽車暫緩了對一汽-大眾股權回購的事宜,進行了最新的表態,“有關一汽-大眾股權回購一事,正如我們之前曾經宣佈的那樣,會予以推遲,目前暫時沒有最新的進展或者活動。不過,這在目前對我們來說並不是工作重點。”

增稅變降稅——大事遠遠不止這些,中國汽車市場將要全面開放

那麼如今國內開放“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行業外資限制”已經是板上釘釘,那麼大眾會如何佈局,包括其他的合資品牌會如何抉擇,我們拭目以待。

放寬外資股比限制——自主品牌何去何從

“以市場換技術”是中國轎車業引進合資近40年來的實踐。加入WTO之後,“全球化”與“轎車進入家庭”兩大重要因素成就了之後中國汽車市場的“井噴”。此時中國的轎車已經從與外國品牌合作中學習到了一定的經驗與技術。中國轎車業從學習消化到了自主開發的新節點。

增稅變降稅——大事遠遠不止這些,中國汽車市場將要全面開放

近40年來合資企業積蓄的人才、技術、零部件供應體系,讓在新世紀興起的自主品牌站到一個高起點上。無論奇瑞、吉利;還是一汽、上汽旗下的奔騰、榮威,大多自主品牌的管理、技術負責人都有在合資企業磨鍊的經歷。

增稅變降稅——大事遠遠不止這些,中國汽車市場將要全面開放

當初使用汽車採用“合資”這個概念是充分考慮到了當時和平發展的大環境和全球汽車產業重心東移的契機。50對50的股比,是外資不可逾越的紅線。而在當時合資的基本都是國內的骨幹國企。在早期的合資,以一汽-大眾為例,中方佔60%的股份,大眾佔30%,奧迪佔10%。

增稅變降稅——大事遠遠不止這些,中國汽車市場將要全面開放

如今“要儘快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行業外資限制”的政策,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是持積極態度的,因為當時制定措施是為了保護自主品牌,但是現在自主品牌無論在研發製造等方面都具備了相應的實力,放開股比之後可以同臺競爭,反而會促進自主品牌更好的發展。”

增稅變降稅——大事遠遠不止這些,中國汽車市場將要全面開放

如今的自主品牌汽車技術實力早已今非昔比。並且在全球汽車行業都在轉向“新能源”的時代大方向下,又進一步彌補了自主汽車品牌與國際汽車品牌的實力差距。時代的大方向改變了,曾經困擾中國汽車人的“動力總成”技術難點將會不復存在。未來的競爭一定會在“新能源”與“智能”這2個詞上展開。

增稅變降稅——大事遠遠不止這些,中國汽車市場將要全面開放

其實在今年2月5日的中國汽車品牌發展峰會上,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就表示“中國汽車品牌不要打價格戰,要多打技術戰、品牌戰和服務戰。而奇點汽車聯合創始人兼CEO瀋海寅自信十足地表示:“在電動車方面,外資品牌在中國沒有機會。”

增稅變降稅——大事遠遠不止這些,中國汽車市場將要全面開放

潮老師認為未來即便是特斯拉這樣佔據了“新能源”與“智能”這2個關鍵詞的的企業在國內直接建廠,也未必會對國內汽車產業造成很大的衝擊。畢竟特斯拉有自身的定位,況且產能問題還一直困擾著特斯拉。國內的14億人口不同的消費水平與不同地域的差異化需求,相信本土汽車品牌無論是對“國情”的理解還是在規模上,都會比從大洋彼岸遠道而來的特斯拉更具優勢。

增稅變降稅——大事遠遠不止這些,中國汽車市場將要全面開放

降低關稅是否會造成衝擊

其實任何關稅削減都可能對當地製造商產生“相當大的”影響,降低進口關稅將鼓勵外國汽車製造商增加汽車對華出口。有分析機構認為,中國降低進口汽車關稅對高端汽車是個福音。

增稅變降稅——大事遠遠不止這些,中國汽車市場將要全面開放

根據調查,中國國產車的高端車型總體佔比不高,25萬元指導價以上的車型約佔車市的12%,合資品牌的高端車型僅佔5%。而口汽車與自主品牌甚至是合資品牌銷售的車型,在定位與受眾方面差異很大,所以受衝擊的力度不會很大。

增稅變降稅——大事遠遠不止這些,中國汽車市場將要全面開放

寫在最後

相信看了這篇文章後,小夥伴們對於中國汽車行業的又一次變革有了一定的瞭解。潮老師覺得這次變革無論是對於消費者、自主品牌車企和國際汽車品牌都是一項利好政策。汽車市場更加開放意味著消費者能夠買到更加多元化的產品,對於國際車企而言他們的投資方向進一步拓寬,而對於自主品牌來說多年的學習積累將會在新能源汽車這個層面上與國際品牌進行交鋒,雖然是挑戰,但也是機會。未來肯定會有更多的自主品牌在挑戰中推出高端車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