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然下单的客户留评?‍寻找留评资源的渠道及催评的技巧

今天给大家聊一聊获取评论的方法。关于留评这个问题,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应该是集中在以下两点:

一、如何获取新产品评论?

二、如何让自然下单的客户留评?‍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本篇文章将从三个方面分享个人经验:

一、寻找留评资源的渠道和方法

二、安全留评应该注意的要点

三、催评的方法和技巧

再一次跟大家强调一下,留好评的前提还是产品本身质量要过硬,如果催评催来的是差评,排除竞争对手的恶意使坏,我觉得你还是要从产品本身来调整。那接下来就好好跟大家聊一聊如何科学刷单。

一、寻找留评资源的渠道和方法

我相信大家最为耳熟能详的方法就是:通过亲朋好友(原则上亚马逊禁止)、facebook群组、测评中介服务商、在fiver平台买测评服务、 邮件营销等等。

渠道真的是很多啦,下面这张图也给大家列出来了一些常见的渠道,而且还根据亚马逊的留评规则,给出了一些建议,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如何让自然下单的客户留评?‍寻找留评资源的渠道及催评的技巧

正因为被大家所知,有些渠道也真的是被大家玩坏了,尤其是facebook 群组,这些群组资源相互污染,一不小心就全部受牵连,最后花钱弄来的评论被亚马逊一键删除。

而且大家要明白,亚马逊与facebook、paypal是有合作关系的,虽然不太清楚这种合作的深度,但是如果涉及到部分数据共享,通过fb测评还是有很大风险。

很多卖家应该深有感触,一般通过facebook获取的评论,都会在亚马逊评论大清洗的时候,被抹去。

那面对这种情况,到底去哪里找评论的人会比较靠谱呢?这里我也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1、充分利用亚马逊站内资源

寻找测评资源其实并不需要另辟蹊径,看看亚马逊站内产品那么多评论,那么多reviewer,真的值得你花心思去好好挖掘。

而且利用站内测评资源,还可以顺带做好产品的关联流量,一举两得。

站内测评资源主要分为两类:

1)Amazon's Top Customer Reviewers

查询入口:

https://www.amazon.com/review/top-reviewers

如何让自然下单的客户留评?‍寻找留评资源的渠道及催评的技巧

2)其它产品reviewer

listing详情页下面的留评区域,都可以看到留评者的姓名及留评内容。

如何让自然下单的客户留评?‍寻找留评资源的渠道及催评的技巧

知道了姓名还不行啊,到底如何去寻找这些reviewer的联系方式?

以前通用的方式是,通过点击评论者的姓名,进入”profile“,可以看到有些卖家留下的邮箱以及他为哪些商品留下了评论,现在亚马逊把这些信息都隐藏了,很多reviewer自己也设置了隐藏。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其它的方式去寻找。

给大家介绍两种方法:

方法一:同名匹配

将留评者的姓名复制下来,到社交平台(fb、ins、twitter、pinterest等)同名搜索;

根据头像及地区寻找相对应的reviewer;

如果能找到这个人,再去看看他在社交账号上是否留下邮箱地址,或者直接站内私信对方。

方法二:通过第三方工具

这里给大家介绍两款比较实用的工具

  • AMZDiscover(付费)
  • 酷鸟

AMZDiscover可以查询各个站点top reviewer的email;

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通过输入亚马逊产品详情页的url,查询该listing下的所有评论者的email、fb、twitter等信息。

如何让自然下单的客户留评?‍寻找留评资源的渠道及催评的技巧

酷鸟也有类似这个功能,根据评论者信息去匹配email,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链接:

https://www.kuniao.com/email_api.html

如何让自然下单的客户留评?‍寻找留评资源的渠道及催评的技巧

2、twitter高级搜索

运用twitter advanced search高级搜索功能,非常容易找出为特定商品留评的人。

  • 在“any of these words”中输入你产品的主关键词;
  • these hashtags中输入:
  • “#product review"
  • 或”#amazon review"
  • 找出评论同类商品的人
  • 然后与他沟通留评的事情
如何让自然下单的客户留评?‍寻找留评资源的渠道及催评的技巧

如何让自然下单的客户留评?‍寻找留评资源的渠道及催评的技巧

我这里只是给大家提供两种渠道,通过以上介绍的方法,我觉得大家可以看出寻找评论资源的一个套路(仅限于自己亲自寻找测评人)。

首先你要确定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一定是人聚集的圈子,可以是论坛、review网站、社交平台、华人社区等等,只要是需要人参与互动的平台,都能成为我们搜索的目标;

确定平台之后,就是找人,你可以根据平台的一些相关类目寻找用户;然后通过上文给大家介绍的方法匹配出对方的联系方式。

最后就是与对方沟通留评事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觉得很多事情都是可以举一反三,与其等待别人告诉你可以在哪里找测评人,还不如自己通过这些方法亲自去实践,这样相比而言,找出来的测评人肯定还是“干净”一些。

二、安全留评应该注意的要点

如何安全留评?

首先我们要熟悉亚马逊的留评规则。

https://www.amazon.com/gp/help/customer/display.html?nodeId=201929730

这个是亚马逊官方的文章,可以应该好好看看。

总结一下核心的几点:

亚马逊允许做的:

你可以联系买家索要评论。

亚马逊不允许你做的:

  • 不能通过退款、折扣、coupon的方式诱导买家留留评;
  • 不能要求买家留五星好评;
  • 不能要求买家删除负面评论;
  • 你的邮件内容里不能出现:
  • “ good review”、“ 5-star review”、“send you a coupon”、“refund"这样的字眼,这是亚马逊不允许的。

另外还要明白一点:2018年亚马逊的留评规则又有变化,我们要知道现在哪些客户可以给亚马逊留评。

如何让自然下单的客户留评?‍寻找留评资源的渠道及催评的技巧

以上信息说的很清楚:客户必须在过去12个月内用信用卡消费50美刀才可以留评,而且还不能包括打折、促销消费的产品金额。

所以在找留评资源的时候,这个要审核清楚,不然辛辛苦苦找来的资源不能留评,那就很尴尬了。

其次,让别人留评的时候,该如何操作?

  • 不要直接将产品链接给到评论者,也不建议用短链接,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关键词,告诉对方产品大概在搜索页的第几页;
  • 建议用产品正常售价购买,不要用折扣,优惠券等形式
  • 在寻找指定产品时,至少在产品详情页停留30秒,或者可以先看看其它同类产品,就像真实购买一样
  • 一个账号对一个产品建议只进行一次评论
  • 与留评者协商:在短时间内(1个星期或者1个月),不要给其它产品留评
  • 不要用注册亚马逊的品牌邮箱注册paypal

三、催评的方法和技巧

催评主要是针对已经购买的客户,催评实际上就是给客户发邮件。

发邮件的频率如何控制,简单来讲分为四部曲:

1、发货当天

给客户发一封邮件,主要是告知商品已经寄出,并告诉他包裹里面附带了操作指南,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参考指南,或是与卖家联系。

以下是邮件模板:

邮件标题: Information : Your (Product) Order Shipped

Hello, [[first-name]]

Thank you for purchasing our _____. Amazon has packed and shipped your order. While your waiting, we would like to give you access to the FREE _____ guide, so you can have them ready when your ______ arrive.

You'll find the _______ guide attached to this email as a PDF.

You can download and print these to follow along while using your new _______.

Once your _____ arrive, let us know if you have any problems with the order or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We are here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the best customer service and are 100% Happy with your purchase.

Thank you again!

Your Name

-Your Business Name

2、发货2天之后

发货2天后,如果是FBA的话,买家应该也快收到货了。

这时候我们要给买家发邮件,询问产品使用情况,是否对产品满意。

当然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们要强调的重点是希望对方留评,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恳请对方为产品留评,顺带在附件中添加产品操作指南(客户服务的细节)。

邮件标题:How's Your New _____?

Hi [[first-name]],

My name is _____ and I'm one of the owners of _____.

We noticed that your order was delivered recently. I just wanted to make sure that you're happy with your New _____. If you have any issues, please reply to this message so I can make it right.

We Need Your HELP!

We're a small business and without your feedback and reviews, we can’t exist.

Your Feedback is so important to us!

If you think we've done a good job, I would really appreciate it if you would leave us your feedback by clicking the link below.

[[feedback-link]]

If you're not satisfied, before leaving negative feedback. Let us make it right. Email us and we w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make you happy.

I want to personally Thank You for being one of our customers. We LOVE our customers and will always be here if you need us.

Take Care,

YOUR NAME (Owner - Your Business)

P.S.

We've attached your Bonus Gift, just in case you missed it from the first email. It's a professionally written GUIDE for _____. You can print the GUIDE out if you wish.

I hope you enjoy it!

3、发货1个星期之后

这个时候发邮件是希望表示感谢,而且邮件开头是与客户的一些寒暄,并为客户提供产品的使用指南,提醒客户在使用产品时需要主要的地方;

最后再恳请客户为我们留评(放留评链接以及留评操作步骤)。

邮件模板如下:

邮件主题: THANK YOU!

Hi [[first-name]],

This will be the last email from us about your recent purchase.

I just wanted to make sure you're enjoying your _____.

We really appreciate your business and wanted to say again, Thank You!

Remember, you can watch our _____ videos using the link inside the flyer we sent in your package. We will be adding more videos and resources in the future and you'll receive FREE updates as one of our customers.

Could you do us one small favor?

Amazon thrives on customer feedback and reviews. We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leave us one.

If you already left us one, THANK YOU!

If you haven't yet, click the link below to leave yours:

[[feedback&review-link]]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need help with your _____, let us know. We are here to help and want to make sure you're a HAPPY Customer

Take Care!

YOUR NAME

(Owner - Your Business)

希望大家记住,没有一劳永逸的留评资源,如果想快速获得评论,那就是用比较高风险的办法,但是评论的留存率难以保证;

如果想让你的评论持续的在listing下面发挥作用,就要实实在在的去寻找资源,积累资源。


十点跨境 Monic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