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入局新能源汽車的商業邏輯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連夜趕科場。正當中小電動車企為補貼退潮陷入生死邊緣之時,各路資金卻洶湧而至奔向電動汽車行業。

恆大健康近日公告,以67.5億港元獲得45%的Smart King公司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並正式入主美國新能源汽車公司Faraday Future。

“中國不缺電動車企,中國缺的是掌握核心技術,經得起市場洗禮的好電動車企”,合肥工業大學汽車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朱波表示,6月實施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就是最好的表現,此次新政影響最大的當屬續航150公里以下的車型,新政實施後不再享受國家補貼。其次是續航150公里—300公里的車型,國家補貼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減少,而續航超過300公里的車型,補貼不降反增。

國家指揮棒明顯向技術領先型企業傾斜,恆大選擇此時入主就不難理解。FF汽車在多項技術指標上已全面領先行業標準,實現了動力系統、車輛平臺、自動駕駛、人工智能、計算平臺、互聯網系統等六大領域的技術變革;

在中美兩地提交申請專利接近1500件,獲得專利超過380件,如大負載電力輸出技術及T型逆變器率先獲得美國專利,自主研發的充電設備效率達200千瓦/小時。

此外,在科研團隊方面,FF在全球擁有超1000名新能源汽車、計算機算法、互聯網、信息系統、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科研專家。

更值得一提的是,頂級產品FF91歷經4年研發,擁有眾多開創性以及顛覆傳統的運動性能、人工智能、極致互聯性能和超感用戶體驗,百公里加速時間為2.39秒,最高續航里程700公里,搭載30多個智慧感測器和智能升降3D鐳射雷達,擁有無人自動泊車、面部識別技術、無縫進入系統等先進技術。

面對世界頂尖技術,政策面舉雙手歡迎。根據國務院日前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指出推廣使用具備高新技術的新能源汽車,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到200萬輛左右。《中國製造2025》的通知中也明確提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作為重點領域發展。

近年來,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中國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產銷第一大國,美國成為第二大市場。以恆大現有的公司架構推斷,中美兩國均為恆大著力經營的市場。據瞭解,Smart King全資持有“FF美國”和“FF香港”,而備受關注的廣州南沙研發生產基地則由FF香港全資持有。這樣的架構安排,就可以在中國同步應用FF美國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同時分享全球兩大市場的增長紅利。

恆大入局新能源汽車的商業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