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不知道,葉問、李小龍他們的詠春拳原來是這樣練習的?

由於詠春拳的技法簡捷,沒有太多的套路限制,很多人會根據自身的身體優勢、身體特點來聯繫,所以詠春拳也有很多門派,比如廣州的阮奇山、佛山的葉問、北派詠春等。今天我們重點討論下葉問系的步法。

詠春拳是教我們怎樣有效使用我們已經擁有的身體條件,並不是要求我們首先擁有超越自己的身體條件。詠春拳理並不要求將腿踢得太高,而是靈活。要使身體靈活的方法很多,例如體操游泳等。但要是技擊上的靈活就必須要實踐學習,按部就班。

一些初學者或對詠春拳學認識尚淺的人很容易會認為詠春不適合自己。只不過是他們暫未掌握到詠春拳學的法度要求。假以時日,大部分人都可成器。初學者一般都會將他過往的習慣帶入練習中。例如較為力大或肌肉發達的人黍手時總會慣用臂力去解決問題,有些人在出拳時總值先將手拉弓抽後,或一手向前而另一隻手總不自覺的向後抽,學過其他功夫的人在初學階段總值將他過往的慣用姿勢或方式用上。只要經過一段時期的訓練,始終能練得好的。視乎所練的是否得法,合理。

不看不知道,葉問、李小龍他們的詠春拳原來是這樣練習的?

李小龍和葉問宗師對練

馬步與腳法

詠春拳的馬步包含力學、數學物理學、人體支架力學於一身,是中國人於不斷實戰而產生的經驗結晶。

二字箝羊馬這名字的來由是來自羊互相打架時的形態。羊打架是用頭頂上的角互相向前推,被推倒的一方便算為輸。而他們互相向前抵力時後腿的形態就是二字鉗羊馬的姿勢。這三角形的結構姿勢能有效的將身體的重量及動力向前集中一點送出,也能有效的應付來自前方的壓力。這姿勢也為將來要起時作出了預備。在小念頭中很注重我們身體的平衡,在地球上任何物體必須要有三點或經上與地面接觸才能有效的保持平衡。但人只是兩條腿,只有兩點與地面接觸,用一個三角形的結構站立姿勢能較為有效的保持自己整體重心的平衡。

不看不知道,葉問、李小龍他們的詠春拳原來是這樣練習的?

在技擊中要應付很多壓力,除對手給我們的壓力、自己向對手攻擊的動力外,最大的壓力是來自我們自己人的重量。重量可作為一份動力也可以是一份負擔。無論我們一進或一退,就等於用體能將一個百多磅的物體移前或搬後。練小念頭時注意以下幾點:將盤骨向上抽(抽馬),開馬後將雙腳尖向內靠約定45 度,將頭、脖、腰、大腿儘量成一垂直線。

練日字動拳時必須要從橋面打出,不能從橋底或左右打出。每拳都打同一點。肘推手出,而不是手帶肘出。

不看不知道,葉問、李小龍他們的詠春拳原來是這樣練習的?

在技擊中腳的主要作用是將自己的身軀靈活移動及保持自己的平衡及重心。當然也可以作攻擊用途,但當攻擊完畢不論成功或失敗都要儘快返回地面。腳離開地面時間越長,對自己就越危險,在這時間自己是不能靈活移動自己身軀的,也不能有效保持身體平衡,對手可以從中把握很多對自己不利的機會。

最接近你的目標是對方的下半身,而攻擊對方下盤也能有效破壞對方的重心平衡,而自己可能出現的危險也較低,故通常都不會腳底過腰。但假如情況許可,踢得高過腰也末必產一件壞事。其實高過腰或低過腰並無關係,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在適當的時候作適當的決定。

不看不知道,葉問、李小龍他們的詠春拳原來是這樣練習的?

腳步練習不防防將腳踢高一點。最好高過腰。用時並不一定要踢得很高,但能加強自己的有效範圍,總算是加強自己的本錢。

持之以恆,細心體會。馬步運動自如時,三盤也就形成,初級套路多用以上馬步。以上淺見供愛好者查考,並作拋磚引玉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