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字的由来是什么,古代有这个字吗?

永恒的珍珠红


一、的,最初是指“勺”。

勺,就是勺子,舀液体或者膏状食物为主的一种器。当然,要用去舀其他东西也是可以的,只要舀得动、舀得起。

勺,小篆字形:

弯曲部分象勺子形状,中有一横表示盛装在勺子中的“物”。如水。

二、从“勺”到“白”。

舀水的东西,一旦舀上水,就明晃晃的,或者会反射阳光,就有“白”的意思了。

的,其本义就是勺子瓢之类东西,盛满水的时候会明亮、明晃晃的“白”。

所以,“的”的本义为“的”。马作的卢飞快。的卢,指额头上有一撮白毛的马。

《说卦》说:震为馵足。馵,是指左脚白色的马。

的字的小篆体:



其左边从“日”表示与日光、明亮有关。

三、从“白”到箭靶。

古人练习射箭,要挂起“侯”。侯,有布做的,叫布侯。有兽皮做的,叫皮侯。侯,它的中间画有不同的形状。

乡射礼,《礼记》中说:凡侯、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

“白质”,就是用白色的颜料在侯中画出白熊,作为练习射箭的靶子。

的,为白。此用“的”表示侯中靶,读di二声。就是箭靶或靶心。



四、从箭靶到“目的”。

的,就引申为目的、目标之义,射中了就引申为“的确”等。

我们今天用到的“的”的实在意义都有了。

至于用作助词,那是口语、或后来白话文中的事了。文言文中是用之乎者也的。


水煮周易


“的”字自古有之。那时写作“旳”。形声字,从日,勺声。本义是鲜明、明亮、明显的样子。例:朱唇的其若丹。(楚·宋玉《神女赋》)

后引申为标的,例:“然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解作准则)以无为为纲纪。”(汉. 高诱 《吕氏春秋.序》)

“为政之道,以得贤为急,非谓雍容廊庙,标的(解作标志)而已。”(《晋书·王彪之传》)

也引申为箭靶的中心目标,广泛应用。例:众矢之的,有的放矢。


唐宋时“的”字也有作副词用。例: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秦观《淮海集》)这里的字解作:确实;实在。

而“的”字,作为助词使用,则是近现代才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