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黃瑩:以「仁心」贏「人心」

她是一名家庭醫生,用心服務社區居民,贏得了群眾的喜愛和廣泛認可。她就是5月“荊楚楷模”黃瑩。

家庭醫生黃瑩:以“仁心”贏“人心”

黃瑩

經過一整天走街串巷,聲音已經沙啞,卻依然耐心地回答著病人的各種瑣碎問題;為了節省時間,常常顧不上吃午飯,但街坊們一句熱情的招呼“黃醫生來啦”,總能讓她疲倦的臉上綻放笑容;對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她主動上門幫忙清洗護理,囑咐日常飲食,細緻與貼心常令老人眼含熱淚……這樣的情景,只是武漢市礄口區漢水橋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黃瑩無數個工作日裡最普通的一天。

真情化隔閡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2016年出臺《武漢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意見》明確指出:現階段簽約服務的第一責任人是家庭醫生,黃瑩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然而最初,很多居民覺得不需要家庭醫生。

居民宋女士和丈夫對家庭醫生並不瞭解,起初黃瑩詢問兩人血壓情況、用藥情況時,夫妻倆冷漠地拒絕 :“我們在大醫院醫生指導下用藥,血壓控制得很好。”之後夫婦倆體檢結果出來,宋女士的血小板值偏低。

黃瑩立即給宋女士打去電話,“調整藥物期間,一定要來找我監測血壓”,並主動提供用藥指導和健康教育,宋女士的病情漸漸好轉,心中的藩籬也逐漸拆除。康復後的宋女士主動動員社區居民與家庭醫生簽約。

黃瑩與同事為社區居民送醫送藥

從最初牴觸猶豫、再到接受,“通過慢慢溝通與服務,讓居民感覺到家庭醫生是真真切切為他們健康著想,是政府為其提供最方便、快捷、優質醫療服務的有效途徑”,黃瑩很是欣慰。

真心待病人 這是一份暖烘烘的希望

2013年夏天,住在礄口東輝花園的老先生因臥病在床,臀部出現潰瘍。黃瑩在定期上門給老先生進行10餘次褥瘡護理後,潰瘍面逐漸癒合。進行最後一次護理時,窗外的陽光直射進來,家屬的雙眼閃著希望的光芒,黃瑩一陣心暖。

同年一位80歲的老太太臀部出現褥瘡,清創、消毒、翻身,在連續5天上門進行褥瘡處理後,老太太還是帶著臭味離世了。“如果我知道得再及時些,也許老太太能等到站起來的那一天。”黃瑩感慨,雖然家庭醫生無法給予患者“第二次生命”,但可以給予生命尊嚴。

之後,黃瑩將手機24小時開機,並製作聯繫卡發給居民,只要老人們打個電話,她隨時提供健康服務。她希望通過努力,減輕社區慢病患者的痛苦,幫助更多社區慢病老人提高生活質量,快樂地度過人生暮年。

真誠贏信任 這是一份長久的堅持

“常用耳朵去聆聽,總用仁心去幫助,一路堅持,只為守護您的健康。”在黃瑩工作日誌的扉頁,寫著這樣一段話。

一位低保居民反映,她長期腰椎疼痛,經常住院理療,家庭醫生簽約是幹什麼的?對她有必要嗎?黃瑩向她介紹,家庭醫生是國家推出的惠民工程。“像您這樣的腰椎疼痛,通過簽約服務,可以享受優惠、便捷的就近醫療以及上門服務”。耐心解釋後,這位居民成功簽約。

“一句簡單的話,讓她打開心門,願意接受我們。只要我們用心服務,就能拉近與居民之間的距離,取得理解和信任。”

每個工作日,黃瑩與護士騎上自行車,走街串巷,到居民家中隨訪,居民預約隨訪率由最初不到30%上升到目前的98%。

5年多來,黃瑩與2000餘名社區居民簽約,為187名重點慢病患者提供健康指導,贏得了社區群眾的喜愛和廣泛認可。2017年,她獲得第二屆全國衛生計生系統“百家健康守門人”榮譽稱號,她帶領的家庭醫生團隊榮獲首屆“全國優秀家庭醫生團隊”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