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生考研比往屆生更有優勢?

在數以百萬計的考研黨中,基本都是由應屆畢業生與往屆畢業生所組成的。應屆生與往屆生都有一些屬於他們的擔憂,應屆生擔心自己考試經驗不足,而往屆生擔心自己沒有當初在校園裡的那種學習氣氛。根據教育部數據顯示,2017年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約為201萬,而到2018年即有238萬人左右,增幅高達18.4%。其中,2017年的應屆考生有113萬人,往屆考生有98萬人,2018年的應屆考生有131萬人,往屆考生有107萬人。由此可見,

考研中應屆考生的佔比越來越大。那麼,應屆畢業生相比往屆畢業生考研來說,哪個更有優勢?

應屆生考研比往屆生更有優勢?

首先在備考階段來說,應屆生和往屆生的備考環境肯定不相同。一般情況下,應屆生都會選擇在校園中的圖書館進行備考,而往屆生則只能在出租房或是通過在高校附近租房子來進行備考。高校一般學習氛圍會很濃厚,當你坐到圖書館去的時候,不復習甚至都略顯尷尬;而一個人在出租屋內,就可能會因為想偷偷懶而放棄複習,全靠自覺性,這兩者肯定是有區別的。小奕建議往屆畢業生有條件的話可以去目標院校周圍租房子,這樣的話學習氛圍會濃厚一點。

應屆生考研比往屆生更有優勢?

再來就是時間安排。應屆畢業生在學校中考研的話,大四的課程比較輕鬆,一般來說在前三年就已經能夠把學分修滿了,所以有充分的時間來應對考研;而畢業後如果是邊工作邊考研,不僅工作時間會大大擠壓備考時間,而且來自工作和考研的雙重壓力也會讓大家疲憊不堪,很多時候不得不做出取捨,時間自然也會不夠充分。

而關於研究生考試的積累知識階段,應屆生相較於往屆生也是有較大的優勢的。由於每年考綱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變動,所以往屆生在這方便並不能佔多大便宜,就光從政治考研大綱來說,大綱大幅度變動,數十上百的變化讓往屆生需要了解的新知識點非常多,並且還需要把往屆的知識點刪除重新整理。而且,往屆生的備考戰線會很長,接收新知識的難度也會越來越高。

還有關於心態的問題,由於往屆生有很多都是二戰學生,想要獲得成功的心思更加強烈,但是越著急就越容易出問題;同時,由於之前經歷過一次失敗,在考前可能會出現更加焦慮擔心的心理,而且備考時間拖得很長,越到最後越覺得自己衝刺不動了。而應屆生比起往屆生來心態會更穩定,壓力沒有那麼大,大不了可以重頭再來。在心態這一點上,一般應屆生會完勝往屆生。很多人在畢業之後都沒動力去學習了,坐在自習室很容易走神,或是完全堅持不住。

最後應屆生的靈活程度要優於往屆生。往屆生還有一個大敵就是“思維定勢”,這是發揮創新思維的最大障礙,思維總是擺脫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縛,養成一種呆板、機械、千篇一律的解題習慣。而應屆生則不同,他們如同一張白紙,可以隨時吸收最好的解題思路、答題模式,能夠靈活的創新,從這一點上更容易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

所以在某些方面來說,應屆生考研比起往屆生考研要有更大的優勢。但是這也不意味著應屆生考研更簡單,其實難度是一樣的,更多情況還是要看自己。往屆考生畢竟之前參加過考試,知識點也比較紮實,如果有堅定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心態,在考研二戰面前可能會稍微有些優勢了。所以說,應屆生和往屆生區別並不是太大,考研,更多的是看自己

應屆生考研比往屆生更有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