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圈子、社交這三個方面出了問題,最容易導致青少年吸毒

每年的禁毒報告總有一個數據讓人觸目驚心,那就是日益上升的青少年吸毒群體。為什麼在如今生活條件都大幅度提升的年代,卻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沾染毒品呢?這是一個值得全社會反思的問題。

根據交互影響理論,吸毒行為的產生需要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與常規社會的聯繫被削弱,一是存在學習和強化越執行為的社會環境,即不接受父母的教育、不相信正統價值觀念。

家庭、圈子、社交這三個方面出了問題,最容易導致青少年吸毒

人是社會性動物,極容易為得到周邊人認可而隨大流,或者受同伴影響, 那具體什麼樣的社會環境容易導致吸毒?

根據經驗,以及案例,以下三點社會環境的組成因素是導致吸毒的關鍵。

1、不完整的家庭

從已經吸毒、戒毒的人群中不完全統計來說,大部分吸毒者的家庭是不完整的,這裡的不完整既指家庭形式的不完整,又包含家庭關係的不完整。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如今青少年吸毒群體當中,大多數都是出生於單親家庭,或是父母婚姻名存實亡。他們從小缺乏父母的教育、家庭的溫暖,更容易形成消極逃避的人生觀。而毒品恰恰能給予他們一種安慰,從而麻痺自己。

2、小眾的病態圈子

如果生活在一種價值觀出現嚴重偏離的環境極容易導致吸毒,因群體內部還形成了對吸毒的認同態度,這又反過來進一步強化了吸毒者自己的吸毒行為和與其他吸毒者的交往,並且吸毒反過來成為個體深陷病態群體。

“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這是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的名作《烏合之眾》的一個觀點,用在這種圈子文化再恰當不過。實現很多人吸食毒品的第一口都是在此類圈子中,為了獲得認同,為了滿足虛榮,他們放棄原則,降低智商,踏上深淵之路。

家庭、圈子、社交這三個方面出了問題,最容易導致青少年吸毒

3、複雜的社交對象

交往的對象不同,交流的內容也不同。複雜的社交對象中可能就暗含了毒販、吸毒者、其他。這些對象可能引誘普通人吸毒,達到其目的,可能是利益、好玩、報復等目的。

俗話說行要好伴、住要好鄰,古人也教導我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都是告誡我們交友一定要謹慎,與良師益友一道能積極向上,反之與狐朋狗友只會同流合汙。一旦身邊出現涉毒人員,就需要提高警惕,保持距離,以免被拉下水。

家庭、圈子、社交這三個方面出了問題,最容易導致青少年吸毒

在這些社會環境因素中,有些是吸毒者本人無法解決的,例如不完整的家庭、瀕臨破裂的父母婚姻,這就需要為人父母多思考,如何把自身的問題儘可能少影響到孩子,即使不能給於其完整家庭,但教育與溫暖不能出席。

有些社區環境是可以選擇的,入圈子、交朋友多一個心眼,避免把自己帶入坑。不要高估自己的意志力,只交朋友,不跟他們做一樣的事,要知道,你一旦入圈子,原則和意志力很快就會瓦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