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古鑒今(十六)武丁中興

在(十五)裡,先是小篇幅講了一下為什麼武丁繼位之後“三年不言”,關於這個問題,早就有許多專家考證出N條理由了,而我只是選出其中的一條理由“武丁的王權不夠穩固”來說事,原因無他,而是因為依著這個邏輯我們可以更有趣的看待武丁中興。

通古鑑今(十六)武丁中興

武丁繼位之後,就以復興殷商為己任,但是卻苦於沒有得力的人輔佐,再加上即位之初,手中的權力不夠穩固,所以也不能貿然任用有才能但是出身低賤的人才,因為這樣會引起貴族們的反感。

終於有一天,武丁對大臣們說,我做了一個夢,夢裡說有一個賢才,名叫“說”,他可以幫我實現復興的理想。於是大家就去找,結果發現了在傅險築城的說,武丁與說交談,發現他果然是個有大才的人,便拜為相,幫助自己治理國家。

這是《史記》裡的說法,這個說法太傳奇了,以至於讓人難以相信,那麼真實的情況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要知道,武丁年少時候生長於民間,而傅說也來源於底層,《墨子》上說傅說“衣褐帶索,庸築於傅巖之城”,可見當時的傅說還在帶著鎖鏈,應該是罪犯之身。

可能是二人之前就認識,也可能是有人偷偷給武丁舉薦過傅說,總之,武丁在找到傅說之前,肯定就知道傅說的才華,才會讓人去找,那麼武丁為什麼要編一個夢境呢?

這源於當時的政治形勢。《尚書•說命中》:“臺小子舊學於甘盤。”《史記•殷本紀》:“帝武丁即位… …三年不言,政事決定於冢宰,以觀國風。”可見,除舊有的官僚體系外,武丁既有可託政事的冢宰,又有可以師事之的甘盤,並不缺乏治國的人才。但是人才誰都不嫌多,而且在武丁的眼裡,冢宰和甘盤的才能不足以讓他實現復興殷室的理想,可是貿然把一個出身卑賤的建築工人拉到三公的位置上,又恐怕引起冢宰和甘盤的不滿,更重要的是會讓傅說以後的工作不好開展。因此武丁利用大家迷信上天的心理,編造了這麼一個夢境,瞬間就讓傅說從一個出身低賤的人變成了有上天光環圍繞的賢臣。

通古鑑今(十六)武丁中興

把傅說破格提拔之後,武丁語重心長地對傅說說:“兄弟啊,我絞盡腦汁才想到這麼一個招把你弄過來,你可千萬別讓我失望啊!”

可能當時的傅說什麼都沒有說,因為他知道,這種知遇之恩,只能用行動來報答。

敢破格提拔傅說,表明武丁確有卓識;而傅說,也竭盡全力,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武丁誇讚傅說“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可見對傅說是極其重視,而傅說也沒有讓武丁失望。

《史記》中說商“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也就是說在商朝,祭祀和打仗,都是非常重要的事。

商朝是一個神權政治色彩濃厚的國家,但是在武丁之前,祭祀權並不完全掌握在王的手裡。到了武丁的時期,武丁把祭祀權緊緊握在了商王的手裡,而祭祀的對象,也從天神變成了自己祖宗,並延續至今。

除了祭祀權,武丁還大肆征伐。

他多次親征土方、羌方、鬼方、馬方等周邊蠻夷,並且取得了很多勝利。

武丁在位時期,破格提拔賢才,對內實行仁政,對外征伐威懾,商朝一度達到頂峰,諸侯鹹賓,百姓稱頌。

通古鑑今(十六)武丁中興

《國家寶藏》中的婦好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武丁波瀾壯闊的一生之中,有一個女人,對他極其重要,她就是婦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