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宿敵只有一個,便是Ta自己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生命就是一次次地相遇與告別。

與世界相遇,與世界告別;與父母相遇,與父母告別;與朋友相遇,與朋友告別;與戀人相遇,與戀人告別;與自我相遇,與自我告別。

終極的相遇,是與自我的相遇,用了非常久的時間構築了一個叫“我”的海市蜃樓;而終極的告別,是與自我的告別,用了非常久的時間將“我”的海市蜃樓拆解。

如是,無所住而生其心。


人的宿敵只有一個,便是Ta自己

吳清友說,古今中外的任何生命,一生中都會遭遇不同的橫逆。如果回到哲學的起源,其實是探索人存在的本質。

也即是說,我們或早或晚都會遭遇不同的橫逆,這個時刻,梧桐稱之為“王陽明時刻”,你開始探索人存在的本質,這是豹變的緣起。

這個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並非財富、名望、權力、才華,抑或其他。

這個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是一顆溫柔之心。

若是遇見生命的橫逆,忽覺無法趟過去時,不妨想一想當年貴州龍場驛站的王陽明月夜下的一聲長笑。

在這片廢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無邊際。從失望到絕望乃至無望的世人不禁想問:尚有光明之可能乎?

人的宿敵只有一個,便是Ta自己。

萬法唯心,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此心光明則黑暗盡銷。

當你突然陷入困境、黑暗與慌張,你對無常生起忿恨,你覺得自己一定是受到了某種詛咒,讓自己看不到明亮。

而當你直面困境,你的根本智讓你走出黑暗,你不再慌張,你發現自己更加的勇敢,也更加的有力,於是,你感謝這段無常,並且感謝無常帶來的轉機,你終於對無常生起喜悅。

事實上,無常只是這個世界的實相,而沒有好與壞的本質,你對無常的見地僅僅是一種不完整的投射,而當你接受無常,熟習無常,並且運用無常,你終將躍入究竟的無相悉地。

並非顯現困住了你,而是對於顯現的執著困住了你。

事實上,你毋庸擔心失去任何東西,而只須放下對於任何東西的執著,也即,空諸所有。

當你真正可以空諸所有之時,便有一種無所畏懼之感油然升起,同時,又充滿溫柔,溫柔地對自己,同時,溫柔地對萬物。

究竟的安全感,來自於究竟的無我。

你有一點無我,就有一點的安全感;你有一公斤的無我,就有一公斤的安全感;你有徹底的無我,就有徹底的安全感。

其他的安全感,都是暫時的、瞬間即逝的、不可靠的,以及自我欺瞞的。

當你用一種全然平凡的方式去過生活時,這就是不凡,也是終極的勇敢。

這你得自己試試看,然後你會有所瞭解。

別無其他,祈悉平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