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保卫战,雪松在行动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建设美丽中国,天天都应是环境日,人人都应是行动者。雪松控股以“创造·分享·爱”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不断建构以“可持续的绿色未来”为主题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目前,雪松控股正在积极行动,助力中国政府打赢“蓝天保卫战”,还世界一点“颜色”。

蓝天保卫战,雪松在行动

能源结构现实:富煤贫油少气

曾经,煤是“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

如今,由于雾霾等问题,人们把罪魁祸首指向煤。当年的功臣被妖魔化,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把屁股板全打在煤身上,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在一次演讲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质问,我国能源需求越来越大,2016年能源消耗总量已达43.6亿吨标准煤,在缺油、少气的条件下,靠什么能源来满足?

治理环境污染,不搞简单的“去煤化”。

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天然气身上。但目前天然气的用量是煤的1/20,远期来看,天然气的用量仍将只是煤的1/15。

核电方面,2016年核电发电量仅占全部发电总量的3.5%。中国铀资源贫乏,依存度已超过90%。鉴于此,倪维斗说:“核电不能成为我国能源发展主要方式,只能是补充方式。”

水电方面:装机容量已达3.32亿千瓦,开发度达到75%,剩下的1亿千瓦中包含有雅鲁藏布江的蕴藏量,实际开发存在国际问题。

天然气、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发电量加起来≈7.0亿吨标准煤,这相比2016年我国40多亿煤的能源消耗,是个小数。在倪维斗看来,山西内蒙一带的几千亿吨煤才是我国能源的根本保障。

蓝天保卫战,雪松在行动

煤炭清洁利用成为当务之急

在能源结构短期内无法大规模调整的情况下,推动煤炭的清洁利用成为当务之急。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完全可以实现,美国、欧盟国家(主要是德国)、日本等煤炭消耗量居世界前列的发达经济体,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主要做法是:长期持续资助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研发和示范,促进洁净煤技术商业化。

美国于1986年制定了总投资69亿美元的“洁净煤技术示范计划”,后设立了“煤研究计划”、“清洁煤发电计划”、“未来发电计划”等,对于煤炭清洁利用给予全面支持。

1980年代,欧共体制定了“兆卡计划”,目标是减少燃煤污染物,欧盟第五至第七研发框架计划均包括了洁净煤发电技术。2013年,欧盟发布第八个研发框架计划(即“地平线2020”),继续支持碳捕获和封存技术研发。

日本1980年成立了“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从事洁净煤研发,1995年组建了“洁净煤技术中心”,1999年制定了“21世纪煤炭技术战略计划”,提出2030年前分3个阶段开发洁净煤技术,最终实现煤作为燃料的完全洁净化。

蓝天保卫战,雪松在行动

拟牵手德企,开启清洁能源合作新篇章

十九大报告要求:“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从过去的“打好蓝天保卫战”到“打赢蓝天保卫战”,一字之变,让为呼吸而战的人们备受鼓舞。

为配合中国政府打赢“蓝天保卫战”,雪松控股正在致力于煤炭清洁利用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5月24日,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张劲在北京参加了中德两国政府首脑共同出席的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座谈会。张劲主席在会上特别指出,德国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全球领先,雪松希望与德国煤炭清洁利用领域的优秀企业和研究机构展开深度交流与合作,开启两国清洁能源合作的新篇章。

此前,雪松控股与鄂尔多斯市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入股协议,双方将在煤源、物流、销售及资本运作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煤炭交易中心。未来双方将紧密合作,进一步扩充煤源,提升铁路发运能力,深化雪松煤炭业务在内蒙古乃至全国的布局。

如何把煤用好?雪松控股一直以来以“可持续的绿色未来”为主题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牵手德企开展煤炭清洁利用,是雪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又一探索和实践。

雪松控股旗下各产业板块也积极响应国家转型升级的要求,把安全环保作为发展的底线和红线。比如2017年,齐翔腾达实施技改技措项目472项,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效益。据淄博市环保局检测,2017年齐翔腾达锅炉的二氧化硫排放浓度降低90%,氮氧化物浓度降低60%,烟尘浓度降低80%,运行指标远低于国家标准。

蓝天保卫战,雪松在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