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别人死亡的人,同时也能教会人生活

初次看到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所说:

“为什么要害怕死亡?若我还在,死亡就不存在;若死亡存在,我便已经消失。为什么我要害怕并不存在的事物呢?”时,我对死亡的理解是神秘、黑暗、惧怕,甚至是逃避。

我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对生死三缄其口、闭口不谈,以为谈是不吉利、晦气,不谈就会长命百岁一样。

彻底颠覆了我对生死的认识是我最近看了保罗·卡拉尼什的《当呼吸化为空气时》。

教会别人死亡的人,同时也能教会人生活

作者保罗·卡拉尼什生前是美国斯坦福神经外科的住院医生,这本书是保罗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在生命最后一年从医生和病人的双重身份对生死、价值深度全面的思考。

保罗用平静理性的口吻向我们娓娓道来自己短暂却辉煌有意义的一生。

在癌症死亡面前保罗没有戚戚悲悲、哀伤不绝,做为一个从未和保罗见过面的陌生读者的我,读了保罗的故事深受感动和鼓舞,同时内心悲愤欲绝,忍不住都想替保罗质问上帝,为什么让一个在用心生活,才华横溢、给无数饱受痛苦折磨的病人带来福祉的神经外科医生、医学研究获得了业内各种最高奖项、在他人生最辉煌巅峰的壮年时罹患癌症。

如果保罗不离去,他将是斯坦福的神经外科医生兼神经科学家,领导自己的临床医学团队,开设神经系统科学实验室。

关于自己身患癌症,保罗是这样说的:

不要问“为什么是我”。答案是:为什么不是我?

在癌症死亡面前,保罗也没有故作勇敢,没有怀着虚妄的信念,认为自己可以'克服'或者'战胜'癌症,这是保罗遗孀露西写的后记中保罗对待癌症的态度。

教会别人死亡的人,同时也能教会人生活

全世界只有万分之零点一二的人会在36岁前患上肺癌,保罗·卡拉尼什就是其中之一。

保罗用真实、平和、客观却又积极有勇气的生活态度去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天,虽然保罗也有过愤怒和惧怕,但最终他还是敞开心扉,坚韧勇敢去面对,即使是是癌症晚期、生命的最后时刻,保罗也要继续让生命有意义的活着,而不是等死。

“哈佛幸福课”的老师泰勒·本-沙哈尔在哈佛被称为“最受欢迎的导师”,他提出幸福公式:幸福=快乐+意义

“快乐”是短期的,当下的一些令自我很愉快的感受,而“意义”是长期的对他人和社会的一种价值感。

保罗的一生都在探究并且躬身践行什么才是值得活的一生?什么是有意义的生命?在科学和道德之间、在身体和精神之间、在医学和文学之间的错综交杂中理解着生活、理解着生命。

温斯顿·丘吉尔曾说:“高尚、伟大的代价是责任”。道德责任的引力又将保罗拉回手术室,在癌症十八个星期后保罗又回到了手术室。

教会别人死亡的人,同时也能教会人生活

女儿卡迪在保罗确诊癌症后一年出生,保罗说:“你曾经让一个将死之人的余生充满了欢乐。”

保罗的最高理想不是挽救生命,而是引导病人和家属去理解死亡,度过人生中的艰难时刻,去创造新的生活,这是一个医生对医者的职责和对保卫生命、保卫灵魂最有力的诠释。

正如同特鲁多医生墓碑上刻着的三行字: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抚慰。

七个月后,保罗的癌细胞扩散,告别手术台,在自己本来规划好的未来变得无望后,他表示悲痛,但同时又创造了一个新的未来。生命的最后时期保罗以常人难以想像的全身贯注,完成了这本书。

露西说:“他想帮助人们理解死亡,并直面自己必死的命运,教我们坦诚地直面死亡。”我想保罗做到了,最少,让我最真实最近距离的了解过死亡的真实和残酷,让我能够用心的生活在当下,在行动和思考中去过有意义的生活。

我们一直都知道,每当我们多活一天,就离死亡更近一点,但是,我们从未正视过这个问题,总感觉死亡离我们很遥远;也许是死亡太可怕、太神秘,我们不敢直面,选择漠视,就像从未存在过一般。

教会别人死亡的人,同时也能教会人生活

保罗的妻子露西也是斯坦福大学的医生和教授。

《少有人走的路》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我们应该坦然接受死亡,不妨把它当成“永远的伴侣”,想象它始终与我们并肩同行。我们甚至应该像墨西哥的巫师唐望那样,把死亡当成“最忠实的朋友”。也许这听上去有些可怕,却可以丰富心灵,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理性和现实……不敢正视死亡,就无法获得人生的真谛,无法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生活。万物永远处在变化中,死亡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肯接受这一事实,我们就永远无法体味生命的宏大意义。”

认识死亡,才能更好的认识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