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援失宠集体撤离 中超BIG4或遇选择困难症

在中超新政的连续刺激下,外援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根据最新的外援政策规定,明年中超赛场上外援的上场人数必须与U23球员的上场人数保持一致,且上限为3人,而在报名方面每个球队只得报名4名外援,且不对亚洲外援和非亚洲外援予以划分。新政策下,各家俱乐部挑选外援自然更加谨慎,过往作为亚外比较吃香的韩国籍球员不得不面对与欧洲、美洲等外援平等竞争的局面,这对他们的硬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部分韩国籍外援已经有了逃离中超的打算,天津亿利的韩国后卫黄锡镐已经宣布转投日本J联赛球队清水鼓动,而包括郑又荣、洪正好乃至金英权这些具有韩国国脚实力的球员也在近期被频繁曝出转会传闻。韩援如此迫切想要离开中超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为了自身在国家队的前景考虑,毕竟明年世界杯就要开打了,如果此时不能保持住状态,那他们就很可能会落选韩国队的最终名单。

韩国球员曾是中超俱乐部亚外位置上的最佳选择,前富力外援张贤秀就曾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韩国球员自律、认真、不服输的精神,使他们备受中国球队的青睐。在新政颁发之前,中超绝大多数球队都会在自己的后防线上配备一名韩国球员做保险,如广州恒大的金英权,江苏苏宁的洪正好和上海上港的金周荣,12强赛初期韩国国家队中甚至有多达五名在中超效力的球员,他们的主力后防线也几乎是清一色的中超制造。但这一切都抵不过政策的调控,新政之下韩国球员不再享受亚外的光环加成,对比那些更富创造力的欧美球员,他们显然不具备竞争优势,去年的中超联赛中,除情况特殊的延边富德外,仅有力帆的郑又荣、华夏的金周荣和权健的权敬源拥有稳定的出场时间。

受新政影响最重的其实还是有亚冠参赛任务的球队,对于大多数中超球队来说,他们放弃韩援是比较容易做出的选择,但对恒大、权健和申花来说,是否保留韩援仍要进行取舍。亚冠的赛场仍旧实行外援3+1政策,如果在中超报名名单中选择4名非亚外援,那这些球队都将面临在亚冠少一名外援的处境,因此对于中超BIG4球队来说,他们对于自身在亚冠中的期望就将决定他们最终的选择,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申花应该不会特别针对亚冠留下金基熙,权健不出意外应该还是会留下权敬源,而恒大的态度则较为微妙,金英权不在的情况他们已经经历了不少,最终决定还是要结合球队引援情况做权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