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高俅並沒有《水滸傳》中壞,反而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課本上沒有的歷史第二期》:

歷史上的高俅並沒有《水滸傳》中壞,反而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提起高俅很多人都恨得牙根癢,因為《水滸傳》中高俅陷害林沖致使家破人亡、殺害盧俊義、毒死梁山好漢。讓高俅從此背上了千古罵名。其實在歷史上的高俅和《水滸傳》文學中的描述有很大差別的,文學大多是以人物杜撰為主

歷史上的高俅並沒有《水滸傳》中壞,反而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高俅原名高二,北宋末年河南開封人,官職太尉。在宋史中對於高俅的記載並不多,而且這些記載基本都是含糊不清的記載,高俅的職位太尉一職位高權重但是卻沒有多少記載可見高俅並不是大反派,所以這樣的人在文學中擁有極大的發揮空間,所以在施耐庵的《水滸傳》中被描述為劣跡斑斑的大奸臣。

歷史上的高俅並沒有《水滸傳》中壞,反而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高俅在跟隨宋徽宗趙佶之前是大才子蘇軾(後人多稱“蘇東坡”)的貼身門生,放在現在可以說是文秘之類的。蘇軾是一個樣樣都擅長唯獨不會做官的人,蘇軾21歲就進入仕途,高俅能被蘇軾看上做為貼身書童,可見高俅並不是一個只會蹴鞠、溜鬚拍馬之人,如果高俅品德不好、沒有文采肯定不會受到蘇東坡的器重。歷史上的高俅並沒有水滸中寫得那麼平庸不堪,反而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頭腦機靈、能歌善舞、精通武術而且還能賦詩寫詞,而且還有一腳蹴鞠。在北宋末期朝廷揚文抑武能文善武之人少之又少而且又和皇帝爺擁有同樣的愛好,頭腦聰明懂得在官場懂得阿諛奉承之道,所以這樣的人身居高官並不稀奇。

歷史上的高俅並沒有《水滸傳》中壞,反而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高俅為何離開蘇軾的,蘇軾因為詩詞得罪朝廷被貶惠州,要離開京城所以府中眾多門生不可能都帶走,所以蘇軾就把頭腦聰明的高俅推薦給王詵,王詵是什麼人王詵是皇親國戚,是宋神宗的妹夫、宋哲宗的姑父,可見蘇軾對高俅是非常重視的。在水滸傳中也有介紹高俅奉小王都太尉之命送給當時還沒有當上皇上的趙佶一對玉獅子,因為高俅與趙佶同樣都喜歡蹴鞠,而且蹴鞠技藝高超就跟隨了趙佶。

歷史上的高俅並沒有《水滸傳》中壞,反而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趙佶登上皇位之後當然不會忘記高俅,高俅一路高升官職太尉掌管幾十萬禁軍長達二十年。而蘇軾在這階段頻頻被貶一直被髮配至海南,在趙佶當上皇上之後大赦天下,蘇軾也得以自由,趙佶剛當上皇上之時高俅並沒有權勢,等到高俅擁有權勢之時蘇軾也已經逝世,但是蘇軾的後代高俅沒有怠慢過,每當蘇家之後進京高俅都會好好款待並且都問恤甚厚,高俅還是一個知恩圖報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