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贪官污吏,为什么更能得到皇帝的青睐?

明明是贪官污吏,为什么更能得到皇帝的青睐?

明明是贪官污吏,为什么更能得到皇帝的青睐?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能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古代皇帝更喜欢那些“贪官污吏”?许多朝代的贪官有许多身居高位,比如汉代的霍光、明代的严嵩、清代的和珅。

这些人个个都是一代权臣,虽然结局有好有坏,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生前贪污巨款,死后都被抄家。霍光本人并不是什么贪得无厌的人,他是汉代名将霍去病的弟弟,霍去病英年早逝,汉武帝痛失爱将,所以汉武帝把自己的期望都放在了霍光身上,到了汉武帝晚年,霍光更是成为了他手下最重要的大臣。武帝亲手把自己的小儿子刘弗陵交给霍光,希望他能像周公旦辅佐周成王那样辅佐汉昭帝刘弗陵,霍光做到了。刘弗陵早死又没有子嗣,霍光牵头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可是这个刘贺比刘阿斗还不如,除了国事不干,什么坏事都干,霍光看他不顺眼,就把他废了,改立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为帝。到了这个时候,霍光的权力已经到达顶点。

如果霍光一家人都能像他这么严以律己,一心为国,或者他会是历史上少有的贤臣,可惜他有个猪队友他老婆霍显。霍显一心追名逐利,大肆敛财,孩子们有样学样,据说霍光的宅邸大到可以在里面拉车玩,霍显每次嫌走路累就在家里坐车,让侍女们拉。

霍光虽然权力大,他老婆也贪得多,霍光死后,汉宣帝灭了霍氏一族,将霍光的所有财产充公。

霍光的成功在于他本人从没有觊觎皇位之心,真是一心一意为汉室王朝筹谋,既能管理好国家,又能平定风波叛乱。毫不夸张地说,霍光可以说是汉宣帝的主心骨,国家的栋梁。虽然依附在霍光身边,汉宣帝确实受气,但是有他在,不至于把汉宣帝赶下台,皇帝的位子还是能作稳的,汉宣帝岂有不喜欢霍光的道理?

明明是贪官污吏,为什么更能得到皇帝的青睐?

再说严嵩,严嵩是嘉靖皇帝最喜欢的内阁首辅,在如此阴晴不定的皇帝眼皮子底下,严嵩居然还能成为大贪官,也是佩服他的胆色。与其说嘉靖皇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倒不如说严嵩是个很能做事的人。嘉靖帝是不懂的民间疾苦的,他想要的就是很多钱,严嵩能替他捞到很多钱还没有大规模的起义,说明他是真的有本事。对比我们非常熟悉的大清官海瑞,整天除了骂皇帝就是骂皇帝,如果你是皇帝你会更喜欢哪个人?

严嵩退休之后,同样也被嘉靖帝找个由头,削爵抄家,让嘉靖帝大赚了一笔。

贪官的行列里,清朝的和珅真能数一数二,到现在和珅贪污的数量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准数,但是他富可敌国并不是什么假话。身兼数职权倾天下的和珅能够在乾隆帝一朝混得如鱼得水,海滩了这么多钱,乾隆皇帝真的不知道吗?

乾隆帝当然知道,但是比起能做事的,还真没有一个赶得上和珅,乾隆帝随口年了两句叽里呱啦的梵文,和珅就知道他在诅咒白莲教的几个领头人,立刻汇报了白莲教的情况。真的是比肚子里的蛔虫还蛔虫,乾隆帝没有了和珅就如失去了手臂一样,所以即使知道和珅贪污,他也舍不得杀掉他。

明明是贪官污吏,为什么更能得到皇帝的青睐?

可是到了儿子嘉庆皇帝手里就不一样了,他的心腹并不是和珅,和珅又贪污了这么多钱,正好嘉庆帝还特别得缺钱,那正好拿和珅来开刀,狠狠地刮一票,让和珅自杀,也算自己老爸留给自己的好帮手了。

这些贪官污吏固然可恨,他们也绝非等闲之辈,必然有让皇帝动不得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