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將至:品牌和傳統零售商如何逃離倒閉潮?

國內外的零售業都在感受著“凜冬到來的殘酷”,傳統零售業迎來關店潮。關店潮的背後,是實體零售業所面臨的巨大危機。那麼品牌和傳統零售商將如何逃離倒閉潮?

凛冬将至:品牌和传统零售商如何逃离倒闭潮?

去年,北京翠微百貨清河店、貴友大廈建外店、莊勝崇光百貨北館等多家百貨商店閉門歇業,有“外資百貨第一店”之稱的百勝和日資的伊藤洋華堂都已經“關店關到只剩下一家門店”。

今年初,美國梅西百貨宣佈計劃關閉位於佛羅里達、加利福尼亞等地的7家門店,並裁員5000人,另一百貨業巨頭Sears也宣佈即將關閉超過100家門店。

痛點客流分析

關店潮的背後,是實體零售業所面臨的巨大危機。

從2010-2017中國零售行業的發展數據可以看出,近年來,中國商品零售總額增速趨緩,而網絡零售在社會整體商品零售額的佔比則不斷上升,二者效果疊加,對以品牌和實體零售為首的傳統零售產業提出了極大挑戰。

品牌商和零售商是傳統零售產業鏈中的關鍵環節,在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過去十年中,對技術發展和產業結構變化反應相對滯後的企業在“新零售”時代面臨更多的焦慮和抉擇。

  1. 對於實體品牌而言,表現為過分依賴傳統經銷網絡,對C端用戶缺乏感知,缺乏建立強品牌形象的高效渠道和方式;生產運營決策緩慢,與實際市場需求難以同步。
  2. 對於實體零售通路而言,受到的衝擊更為明顯。傳統百貨、購物中心、超市等不同零售業態,雖然商業模式和痛點各有差異,卻都需要思考如何面對客流分化的挑戰,通過服務升級、增強體驗等方式提升顧客粘性,改善運營結果;同時改造和升級供應鏈,實現端到端的效能提升。

破局:智能變革

消費轉型了,不管是從渠道、產品形態還是價格定位上。“傳統百貨必須推出新業態”、“轉型才能求生”的道理人盡皆知,可病因到底在哪兒?怎麼才能開出一份有效的藥方呢?

阿里雲研究院指出:在中國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 消費者的需求日益細分、多變,不瞭解客戶的企業將被淘汰。這對於品牌和傳統實體零售來說,破局之道就在於提供“個性化、體驗式消費”,而這本質上是數據驅動的智能變革 。

智能變革為消費產業提供了新的增量維度,也意味著新的服務和運營標準。

凛冬将至:品牌和传统零售商如何逃离倒闭潮?

新零售時代的零售化智能業變革路徑

阿里雲研究中心認為,智能化數字技術為傳統品牌和零售企業實現轉型升級,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路徑。

配合商業業態和企業組織流程的深度改造,智能化數字技術,將在以下幾方面重新定義企業的競爭力:

  1. 重構消費者關係,實現企業IP的強認知與優化的客戶體驗;
  2. 突破運營效率天花板,實現智能決策與產業網絡協同;
  3. 在前兩點基礎上,顛覆現有供需關係,以技術賦能催生全新商業生態。

第一招:重構消費者關係

凛冬将至:品牌和传统零售商如何逃离倒闭潮?

智能化變革重構消費者關係

多年來,零售百貨和最後的購買者之間一直隔著一座牆,但在消費升級、資源充足、信息過載的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消費者作出購買決定時,越來越多傾向於先選擇信任的品牌,再進行產品的進一步選擇,品牌實質上成為購買選擇的第一層過濾網。

同時,中國社會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媒體社會化,一個是社會媒體化。任何一個社會上發生的事情,都有可能變成營銷的一種套路或方法,“市場的不可預測性”更加突出。

在這樣的趨勢下,無論是消費品牌還是零售通路,如何深度洞察消費者需求建立與C端客戶的深度關係,營造可以深植於(立體的)消費者認知的“Hyper IP”並推進極致顧客體驗,是智能數字化時代零售企業轉型的重要目標之一。

在價值鏈的數據通路上,品牌與零售通路核心訴求交匯於對終端消費者的細顆粒度認知。智能數字化手段可以高效幫助企業設法建立和培養可識別、可運營的用戶資源池,在此基礎上深度運營,建立深度連接,形成忠實粉絲群實現消費者關係的徹底重構。

  • 對於實體零售而言,線上引流是新零售模式下的必然嘗試;
  • 對於品牌而言,在電商時代不同的思路和決策導致的不同商業基礎設施,成為企業在新零售時代轉型時的物理起點。

在以徹底重構消費者關係為目標的智能化變革中,商業基礎設施與技術基礎設施的綜合匹配改造,是影響變革成功的關鍵。

總體而言,智能變革為品牌和零售實現消費者關係重構提供了支撐,企業應當:

  1. 在統籌考量自身商業基礎設施的基礎上,選擇最高效的方式實現消費者觸達、識別,作為業態改造和運營決策的基本輸入;
  2. 並且建設相應的組織和流程使消費者需求即時同步給市場銷售、生產、研發等所有核心環節,以實現數據最大使能;
  3. 內部培養或合作獲取數據智能化的能力。
凛冬将至:品牌和传统零售商如何逃离倒闭潮?

實體品牌重構消費者關係轉型路徑

企業競爭力的最重要的一點是用戶粘性,這當然包括產品的性價比,還包括新的數字影響力,也就是服務貼心。

第二招:提升運營效率

從突破運營效能的角度來看,以往多數實體零售線下門店的現狀是,從門店選址到貨品選擇、運營管理,都大量依賴管理人員經驗,店面業績差距極大。

AI、IoT、雲計算等技術應用在零售行業的滲透率增加,將直接產生各類解決品牌及零售商家運營中的具體問題,顯著提升運營效率。

多數實體零售線下門店的現狀是,從門店選址到貨品選擇、運營管理,都大量依賴管理人員經驗,店面業績差距極大。數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實現標準化運營,減少經驗因素帶來的影響,一方面幫助運營者實現中心化、智能化統籌決策,另一方面有效幫助單個門店提升業績水平。

比如:現在服裝品牌門店的智能補貨系統,已經能做到根據歷史銷售數據和環境因子,計算出某門店下週上新品時的SKU推薦列表。店長獲得推薦結果後,會根據經驗調整總量和個別單品數,再向總部發出訂單。

未來,隨著算法的提升和零售全鏈路數字化,店鋪可能會根據線上線下的銷量水平進行精準預測、自動提醒供貨方,在更多環節實現智能決策和自動化行為。

凛冬将至:品牌和传统零售商如何逃离倒闭潮?

智能變革提升超市運營效率

對於品牌生產方而言,前端的銷售與後端的供應鏈體系、生產製造體系,需要在數據拉通的基礎上以智能化方法進行系列升級,從而實現端到端的智能決策和效率改善。

第三招:技術賦能新生態

當集中於前端的、針對消費者群體的數字化沉澱模式逐漸趨於明確時,細顆粒度的市場數據流在智能分析的基礎上,重構企業運營、供應鏈、生產製造流程,實現基於真實市場需求的(規模化的)柔性生產和柔性供給,是零售行業數字智能化變革的引領核心。

尤其對於品牌而言,產品研發與生產製造是現實中消費數據需要觸達的“最後一公里”,利用人工智能對於數據的解讀以實現“人-貨-場”徹底重構的完全體現。與數據相對應的,是企業需要進行的一系列中後端改造,實現智能化數據解析結果的共享和麵向各職能部門的數據整合。

凛冬将至:品牌和传统零售商如何逃离倒闭潮?

智能變革下的新型企業運營決策流

此外,傳統零售業的“思維方式互聯網化”也極為重要。

零售商品以互聯網範式進行售賣已經有多年曆史,然而零售企業將自身技術能力作為產品以互聯網範式向產業鏈生態輸出,則是當下數字化變革帶來的全新終局演化。

成功的企業級的智能變革成果,可以藉助互聯網範式進行最佳實踐的輸出,令“企業級變革”可以在開放平臺技術支撐下迅速輻射為“產業級變革”,促使整個產業的效能提升。

在商業基礎和技術能力上具備先發優勢的品牌或零售企業,將有機會構建由智能商業中臺技術賦能的“數字化能力生態”,在細分領域內成為該領域新一代智能零售網絡的核心。

凛冬将至:品牌和传统零售商如何逃离倒闭潮?

基於技術賦能的新商業生態

筆者認為,智能能變革的背後是為迎合消費市場改變的產業重構,或者說品牌渠道、產品設計和生產等多維度的戰略調整,塑造“降本增效、開源節流”的精準化的全局觀。

而對於傳統零售商而言,面臨電商的瘋狂侵蝕,除了升級服務、優化體驗之外,第一步就是實現“品牌化”、特色化,掌握數字時代的話語權。

當下有裡面幾個背景需要注意:內需亟待擴大,消費整體升級

預計未來消費市場將呈現多元化發展,電商渠道向三四線下沉,品牌和傳統零售商則紛紛爭搶數字影響力,線上線下兩相角力,最終達到全渠道新零售的利益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