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3个高中艺术素养班 可实现“贯通培养”

为了将美育教育实现高中高校的贯通培养,北京开设了“高中艺术素养班”,“高中艺术素养班”面向舞蹈零基础的高中学生,通过学习舞蹈艺术课程,提升表现能力与人文素养。

“高中艺术素养班”面向舞蹈零基础的高中学生,通过学习舞蹈艺术课程,提升表现能力与人文素养。截至目前,三所学校的高中各年级和初中艺术团共计244名学生参与此项目,完成总课时量5773节。

北京有3个高中艺术素养班 可实现“贯通培养”

“教育那些事儿”了解到,北京从2015年开始实施“高中入学中实施艺术类高校与基础教育贯通培养”,把美育教育做到高中层面,通过与高等学校联办艺术教育素养班等新途径,达到贯通培养计划的目标。同年,北京舞蹈学院承担北京市教委委托项目,与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和实验华夏女子中学等联办“高中艺术素养班”。

“高(校)参高(中)”人才培养项目围绕学校文化建设、课程教学、社团发展、教师培养以及理论实践研究等五个方面开展工作,旨在通过全体学生的舞蹈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推动高中阶段美育工作科学有序发展。

艺术素养班主要培养三种类型的人才。第一综合类(有专长),艺术学、艺术管理、影视制作等人才;第二,特长类(有特长),学生可通过特长考试选择各高校并参加大学生高水平艺术团。第三,普及类(有素养),综合艺术修养的提高。

目前,北京舞蹈学院服务的三所高中学校招生方式为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统筹三)、北京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统筹三)、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华夏女子中学(统筹二)。

北京舞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钟宁说:“两年多来,我们见证了同学们从拒绝到接受、再到热爱的过程,他们延伸了肢体、展开了想象,还带动了其它年级同学参与艺术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逐步学会了观察模仿、团队合作与创作舞蹈小品,更重要是通过艺术素养课程,变得更加自信与团结,逐步完成创作—策划—展演—推广的全段式艺术实践,从而全面提升人文素养。我们相信,这种对艺术、对生活的热爱,将积极影响同学们的一生。”

北京市教委基教二处副处长王雪青表示,市教委借助艺术类高校和社会力量,将美育工作的贯通培养注入到高中层面的设想已初见成效,新的综合教育理念已打破原有只以课本类教学为主的传统模式,通过课内和校外优质教育资源的紧密结合,提升高中学校文化建设。

北京市教委体美处处长王军表示,“高(校)参高(中)”项目意义重大,通过艺术素养课程的学习,可增加高中阶段学生的文化涵养量,提升未来艺术教育的增量,有效促进艺术领域形态模式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