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白酒不是風口

在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持續低迷的局勢下,“大健康”戰略儼然成為中央政府刺激經濟復興和拉動內需的最重要抓手。對於同樣低迷日久的酒水食品企業來說,抓住了“大健康”戰略機遇,就會迎來一次企業的再度輝煌。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汾酒等知名白酒企業紛紛佈局“健康白酒”。

中國白酒,或者說中國釀酒文化的起源,原本就是純天然、純糧食、手工釀造的健康飲品。眼下的“健康白酒”概念,其實是更多針對過去幾十年白酒發展出現的“不健康”而言的,可以稱之為中國白酒企業群體的價值迴歸或自我反省。從消費者角度而言,“健康白酒”風口的來到,也代表了中國白酒消費者覺醒時代的真正來臨。

健康白酒不是風口

過去幾十年裡,白酒消費者在“非富則貴”的政商消費和麵子消費心理的驅動下,幾近盲目的選擇酒品,其對於白酒的消費知識幾乎就是個零,待到喝壞了身體喝傷了感情後才發現這就是“愛的代價”!於是,物極必反,很多過去醉心於白酒的消費者,改喝紅酒、養生酒,甚至不再喝酒。

中國釀酒文化的起源,原本就是純天然、純糧食、手工釀造的健康飲品。因此,真正的“健康白酒”首先必須是取材於貨真價實的五穀純糧為主料,遵循傳統工藝釀造而成。以此基礎標準,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一批“大品牌”白酒就會自動被清除出“健康白酒”行列。原料都不健康,談何“健康白酒”。

健康白酒不是風口

現有健康白酒雖然都打著“健康”的旗號,但所宣稱的功能實際效果如何,目前尚無確切數據能予以證明。此外,還有白酒企業稱,其健康酒的製造方法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但業內人士指出,專利審查的僅是通過專利人提供的實驗數據和基本材料,以及審查技術方案本身的實用性、創造性和新穎性,並沒有能力對產品的效果和功能進行審查。根據相關報道,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等科研機構曾通過長達數年的動物實驗和臨床實驗證明,某品牌酒具有明顯的輔助降血脂、降血糖和降血壓的保健功能。但迄今為止,相關實驗數據並未對外公佈。

健康白酒不是風口

“在國家及行業的相關標準中,並沒有‘健康白酒’的說法。目前,部分廠家宣稱‘健康白酒’喝了有益健康,卻並沒有科學實驗依據,消費者應謹慎對待。”瞭望智庫食品行業研究員王先知這樣說。

順應健康化發展的方向,企業應在嚴把釀造原料、選用有機原料、建立原料可追溯體系和進行工藝創新等方面下足功夫,同時還應充分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建立誠信健康的市場環境。隨著監管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我國法治環境的改善,企業犯錯誤的成本將會越來越高,白酒靠“健康”忽悠消費者的時代終將會一去不復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