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要殺楊麗華,獨孤伽羅叩頭至流血,楊堅的做法很詭異

宇文邕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宇文贇繼位。宇文贇的脾氣很怪,前一秒還是晴天,下一秒就可能狂風暴雨,誰也不能預測。宇文贇有五位皇后,而娶最早的一位名叫楊麗華,是楊堅和獨孤伽羅的長女,是由宇文邕拍板決定的婚事。那個時候,宇文贇還是太子。

皇帝要殺楊麗華,獨孤伽羅叩頭至流血,楊堅的做法很詭異

楊麗華雖是後宮之首,但她很會做人,也不妒忌其他嬪妃得寵,所以後宮的女子都非常敬重她。不過,僅是後宮女子的敬重並不夠,決定後宮命運的還是皇帝。宇文贇沉迷酒色,喜怒無常,有一天不知道怎麼著,就是看楊麗華不順眼,看見楊麗華就開罵,還想找個罪名處理楊麗華。楊麗華面對皇帝宇文贇的暴怒,反應很平淡,並不屈服於宇文贇。這一下子,宇文贇更加生氣了,感覺自己被藐視了。大家想想,如果對一個人生氣,對方竟然沒什麼反應,內心得有多濃郁的挫敗感!宇文贇決定要逼楊麗華自殺。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獨孤伽羅的耳中,看來楊家在皇帝身邊並不缺眼線。獨孤伽羅急忙趕到宮中,為女兒求情。獨孤伽羅在皇帝宇文贇面前說了什麼,現在並沒有記載,獨孤伽羅在宇文贇面前的姿態很低,她不斷叩頭求情,直到額頭流血。在這樣的情況下,楊麗華才躲過了一劫。楊堅並沒有出面。

皇帝要殺楊麗華,獨孤伽羅叩頭至流血,楊堅的做法很詭異

宇文贇之所以這樣對待楊麗華,並不僅僅是因為自己的脾氣不好,更重要的原因是宇文贇對楊麗華的父親楊堅是有所猜忌的。當時楊堅擔任大前疑的職位,這是皇帝的四輔官之一,其他三個分別是大右弼、大左輔和大後丞,都是位高權重的人。加上楊堅父親楊忠在北周屢立戰功,為楊家積累了非常高的聲望,現在楊堅又是皇后的父親。宇文贇站在皇帝的角度,對這位外戚有所猜忌是很正常的。宇文贇曾經想殺害楊堅,但沒有合適的機會。

楊堅對此也心知肚明,於是拜託他的老同學鄭譯留意可以到地方任實職的機會。鄭譯當時是宇文贇身邊的寵臣,同時他也是一名投機分子。他對楊堅說:“以公德望,天下歸心。”這話什麼意思?想幫助楊堅取得帝位嗎?當時,皇帝宇文贇的身體還是好好的,鄭譯竟然對楊堅說出這樣可能招來殺頭的話。

楊堅其實是有想法的。不久之前,楊堅就對宇文慶說過一番話,評論了皇帝宇文贇及當時的時勢。大意是宇文贇是一個無德的皇帝,看面相也不長壽,而北周各位藩王的勢力又弱,如今還派到外地去了。一隻鳥的羽毛都被剪掉了,如何能夠飛得遠呢?

楊堅判斷皇帝在位的時間不會長久,而且北周的根基不穩。他既然對局勢有這樣的判斷,那麼在耐心等待一個機會也是正常的。宇文贇猜忌他更是正常的。楊堅需要等待的時間並不久,就在他獲得他之前要求外調的機會之後,正要出發的時候,楊堅很詭異地生病了,說腳突然之間有問題了,不合適外出。

皇帝要殺楊麗華,獨孤伽羅叩頭至流血,楊堅的做法很詭異

‍一直想外出,外出的機會來了,楊堅為什麼不走了?楊堅導常行為的背後是什麼?楊堅似乎未卜先知,他好像知道皇帝宇文贇很快就要生病了。果然,22歲的皇帝突然之間病倒了,很快就去世了。楊堅在鄭譯、劉昉等人的幫助下,迅速入宮掌握了北周實權。和楊堅的行為相類似的是,北周大臣的表現也很詭異。當時,皇帝身邊的寵臣除了顏之儀之外,其他五六個人竟然都決定讓外戚楊堅來掌權,而不是讓皇室成員來做輔政大臣。幾個月之後,楊就篡奪了北周的江山。清代的史學家趙翼評論說,自古得天下最容易的就是楊堅了。從結果反過去看楊麗華的遭遇,獨孤伽羅和楊堅的做法,感覺又是正常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