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失陪族”


微电影《时间门》引发人们对“失陪族”的关注。许多人由于职场竞争加剧、生活经济压力等原因忙于事业,能够陪伴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成为不折不扣的“失陪族”。

您是“失陪族”吗?您对“失陪族”有什么看法?您想对“失陪族”说些什么?

不做“失陪族”

只要情意深,“失陪”也称心

我认为,只要情意深,失陪也称心。俗语说得好:好男儿志在四方。如果老年人因为儿女不能常陪身旁心灵孤独得要生病;夫妻之间因为不能经常陪伴在一起就感情破裂;孩子们因为父母不能经常陪伴就无法健康成长,那样,人也忒脆弱了。

我也是“失陪族”。几十年前离开南阳农村老家来到平顶山,一直远离父母,这样的日子一直到二老去世。距离远,心相连,都没啥孤独感。

如今自己年老退休,女儿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工作,不能经常陪伴我们;今年儿子大学毕业,在杭州找到了专业对口、条件不错的工作,俺老两口心满意足,没有失陪的孤独感。有事无事打个电话或者上网和儿女聊聊,心情不错。

忠孝难以双全,做家长的要多一分理解和宽容。

多些时间来爱家

星期天,还没起床,母亲就打来电话:“回来吃饭吧,想我外孙了。”是呀,已经好长时间没回家看母亲了,虽然我们住的并不远。

愧疚之情油然而生,由于平时工作忙,加上要接送上小学的儿子,晚上还得辅导孩子写作业,好不容易有了星期天,一大堆的家务却在等着我,慢慢地,很少陪母亲。当听到母亲期盼的语气时,我的心里很不好受,我“失陪”了他们,也让自己“被失陪”,离幸福越来越远。

其实,爱家人的方式很简单:陪陪他们。多些时间来爱家,对家人多点陪伴,常回家看看,你收获的不仅是亲情,更是幸福。

莫因“忙”而成为“失陪”一族

我们在基层工作,平时忙忙碌碌,六岁的儿子只好寄养在他奶奶家,每天晚上接回来,有时忙起来会到周末才接。儿子总想让我们多陪陪他,我总会以“我很忙”、“爸爸妈妈这么辛苦还不都是为了你”来推托。

答应暑假带他去青岛,却因为工作又一次爽约,慢慢地,孩子不乐意了,不愿意多说话,跟我们有了距离。直到上个星期天,处理完一切事情,我告诉儿子要陪他去公园,儿子竟然高兴地跳了起来,看到孩子的反应,我除了愧疚更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我拼命工作而不能陪他,这给他的心灵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

我决定,以后无论再忙,都要抽出时间来陪家人,忙不是借口,不能因忙而成为“失陪”一族!

不做“失陪族”

陪伴父母让我如沐春风

父母年近80,腿脚不好使,于是照料二老的饮食起居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为了方便他们的日常生活,我把自己用来买摩托的钱为父母买了一辆老年三轮车。母亲爱聊天,隔三差五总是让我拉着她去参加老年聚会,每次我准时接送母亲,总能听到大家的赞叹:“这孩子,真好!”

父亲早上爱吃热包子,我总会带他去吃。一天早上,坐在父亲对面的一位老太太指着我对她的老伴说:“就是这个孩子,几乎天天都拉着人家父亲来吃包子,多孝顺啊!”除了做好这些“工作”,一年四季给父母送新鲜蔬菜、打扫庭院更是我的分内之事。

多年来,我与父母如影随形,社区里、公园里、澡堂里留下了人们无数赞许的目光和发自内心的夸奖,每每此时,我的心中仿佛一缕春风掠过,感到无比的自豪和从容。

莫让忙碌空白了回忆

小时候,虽然家里物质条件不好,但是有母亲亲手做的饭菜,即使是粗茶淡饭,也觉得十分美味。现在,虽说物质条件得到了完全满足,但人们忙于越来越多的欲望,陪伴家人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失陪族”的提出,唤起了人们对普遍存在又一直习惯性漠视的社会现象的关注。

有人说,我们是城市里的一群蚂蚁,每天行色匆匆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总认为自己有时间报答父母,总认为物质条件是衡量亲情的重要指标。但我们都知道,世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尽孝。

如今每一次回到老家,离别时看到父亲在村口流连张望的神情,我的心都碎了。其实,爱家人的方式很简单,多点陪伴、多点关爱,常回家看看。莫让忙碌空白了回忆,在外漂泊的日子没有尽头,可是匆匆的脚步可以为了亲人而暂停。

不做“失陪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