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放棄河套真的是因爲環境惡化嗎?

有明一代,河套之地對明朝邊境防禦息息相關,故明朝洪武年間設計東勝衛來控扼河套。但是也是在明朝初年將東勝衛內徙,放棄了對套地的控制,所謂“撤東勝以就延、綏,則以一面之地當千里之衝,遂失河套沃壤,棄為虜巢”,而這個行為帶來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給明朝的邊境防務帶來極大的壓力,所謂“遊騎往來,無日無之,宜乎延、寧、固、靖終歲不得以少休也”。根據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的說法就是明朝的邊境重鎮失去了河套的這個屏障後,河套由於水草豐美,成了蒙古人的前進基地,從此邊患不絕。

明朝放棄河套真的是因為環境惡化嗎?

不僅如此,河套的放棄還加重了,明朝邊境的消耗,加大了後勤的壓力。就以明朝邊境重鎮榆林舉個例子,在未放棄河套之前,“西截河套之衝,可便耕牧,千三百里樹藝樵採圍獵之利,我軍民得擅而有之,是以地方豐庶,稱雄鎮焉”,很顯然在未放棄河套的時候,榆林堪稱天下雄鎮。放棄之後後果如何呢?那就是“自虜據套以來,我軍之耕牧絕矣;耕牧絕,則轉輸艱矣;轉輸艱,則士伍耗矣”,失去河套這塊肥沃土地後,榆林的一切都需要靠內地轉輸,直接影響到了當地軍隊的戰鬥力,為什麼?因為飢餓。由於轉輸艱難,所以前線士兵總吃不飽飯,導致戰鬥力下降。所謂“榆林之軍不患不勇敢善戰,患其枵腹不得一飽”。在這篇《榆林論》中顧炎武更是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問題所在,他說道:“是榆林受病之原,乃在於失河套之初,而不在於移鎮榆林之日也。”榆林衰弱的根本就是與失去河套這個要地有直接的關係。

明朝放棄河套真的是因為環境惡化嗎?

明朝放棄河套真的是因為環境惡化嗎?

現在網絡上有一種說法,就是明朝為什麼放棄河套是因為河套環境惡化?事實真是這樣嗎?

我從史籍上了解的完全與這個觀點相反。首先,在著名的的歷史地理學著作《天下郡國利病書》中根本就沒有河套地理環境惡化的說法,在這套書中直接指出了河套是富庶和戰略位置重要的地方。而我們現代史學家顧頡剛和史念海合著的《中國疆域沿革史》中更是直言水草肥美。在民國時期《清稗類鈔》中說河套之地“沃壤千里”“投種可獲”。而且自河套被蒙古人所佔據以後,不少明朝的大臣和將帥一直就有收復河套減輕邊患的願望,甚至朝廷的兩位大員內閣首輔夏言和三邊總督曾銑都因為收復河套一事而死,詳情我就不再論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明史》、《國榷》、《今言》等正史和野史。如果河套荒蕪,土地環境惡化,變得沒有利用價值,那這些大臣就堅持什麼呢?

明朝放棄河套真的是因為環境惡化嗎?

事實就是,河套環境根本就沒有惡化,而明朝初年放棄河套就是一大戰略失誤,而後來根本就無力收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