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5月忙,所有企业会计必须完成这些事!

政策变化多、考试一个接一个,会计的焦虑感从来都是比别人更强烈……

如果不做会计,你是真的不知道会计人的辛酸,尤其是这个5月,大批会计人都要忙崩溃了!!!

初级考试历时9天结束、中级备考日益紧张、国地税合并+税率下调影响职称考试教材内容、“黑名单”制度、2017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让会计工作越来越难……

提醒!5月忙,所有企业会计必须完成这些事!

01

2017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

5月31日前,所有企业必须完成

已经5月23日了,不得不先提醒下大家,2017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已经到啦!如果还没有完成汇算清缴的,大家尽快完成,或者转发告知,不然后果十分严重。

提醒!5月忙,所有企业会计必须完成这些事!

写在前面:先不说你明不明白什么事汇算清缴(下面附详细介绍和流程),但你得先知道未按时汇算清缴有什么严重后果?

01、法人代表不能贷款买房;

02、法人代表不能办移民;

03、法人代表不能领养老保险;

04、公司会每年被税务局罚款2000至1万元;

05、有欠税,企业法人代表会被阻止出境;搭不了飞机和高铁;

06、长期不申报税收,税务局会上门检查;

07、长期不申报税收,发票会被锁机;

08、工商信用网进经营异常名录,所有对外申办业务全部限制,如:银行开户、进驻商城等等。

汇算清缴详细附流程

关于所得税汇算清缴,确实是一项大工程,因为需要填写的表格多而复杂,往往让纳税人特别是从来没有做过汇算的纳税人无从下手。

比如:我该准备哪些材料?什么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这些都怎么填写啊?简直就是一大麻烦问题!

更有的纳税人直接就问了,什么是汇算清缴?这就很尴尬了,连基本的概念都还没搞清楚。不知道怎么下手,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这也都在正常不过了!

莫慌~下面就让情报君带您来了解一下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这件事儿吧!

汇算清缴的基本概念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申报交纳企业所得税的各种经济性质的单位,年终汇算清缴时,需要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的审核文件,以确认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反映的情况是否真实、合理,是否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汇算清缴是纳税人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或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的数额,确定该纳税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

汇算清缴的对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凡在纳税年度从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在纳税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也无论盈利或亏损,均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汇算清缴的对象主要分为两种:

1.实行查账征收的企业;

2.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的企业。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的二级分支机构也必须按规定进行年度申报。

小提示:实行核定定额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不进行汇算清缴。

工作步骤

1.汇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规定,自行计算2017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季度已预缴企业所得税额,确定2017年应补或者应退税额

2.填写《年度纳税申报表》,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纳税申报。

3.结清税款。

企业的纳税年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特殊情况: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间开业、终止,使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12个月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

汇算清缴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比如,2017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间:2018年1月1日至5月31日。

大多数企业都是每年3-5月集中申报。

02

初级考试正式结束

中级备考进入“白热化”阶段

5月会计有多忙?

2018年初级考试在5月12日开始举行,会计人一边学习政策,一边还要忙着备考,加上今年是史上最多的一次报考人数,超过403万的考生,考生压力自然大,备考的会计人忙得不可开交,这是近期考试的情况:

提醒!5月忙,所有企业会计必须完成这些事!

提醒!5月忙,所有企业会计必须完成这些事!

其实今年的考试难度并不是很高,由于大量非专业考生没有基础的知识,导致做题难,另一方面会计人每天面临的工作繁琐,需要及时学习政策,没有把学习时间安排到位,备考功课没有做足,做题自然也有难度,大部分考生表示:工作太忙了,没事时间备考。

提醒!5月忙,所有企业会计必须完成这些事!

此外,报考中级职称的考生,尤其是在职考生更难过!中级职称是需要长线作战,对于中级职称考生来说,时间就是金钱。

职称酱来给大家算一笔账:至9月8日考试前,法定节假日端午节,放假3天。周末时间为:16个周末=32天。假设有20%的周末时间被占用掉,陪孩子、家人等,那么周末时间可记为:32*(1-20%)=25天。

那么,工作日时间为:113-3-25天=85天。以周末每天学习8小时,工作日每天学习2个小时计算,2018年中级考试学习时间仅剩:25*8+85*2=370小时,换算为天数为:370÷24≈15天!

本来备考时间就剩得不多,加上最近的新规,在职考生在繁忙的5月份很难保证有效的复习时间,各位考生,是时候抓紧时间正式开始学习了!

03

国税地税合并+税率下调

或将影响以后会计职称考试

国税地税的合并,对于会计人来说,意味着需要全面掌握各个税种的政策规定。

还有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税率下调”和“一般纳税人转小规模”,不仅对工作影响大,对备考中级的考生来说也很重要!为啥重要呢?因为政策变化意味着教材内容变化,教材一变,考试内容也会跟着变!

但今年考试的小伙伴可以松一口气了,最新公布的教材里,关于税法税种的部分还没有变化,但明年的教材肯定会有所改动,是不是大改不好说。防患于未然,和职称酱一起来看看国地税合并对税法考试的三大影响:

1)不用再关注税收征管范围划分问题

2)相关税种的征管区分难度降低

3)税务行政复议的管辖有所调整

修改后,我们只需了解以下内容即可:

对省级和省级以下税务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选择向其上一级税务局或者该税务局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注】根据政策调整分析得出上述结论,最终以税收征管文件为准。

通过2018年中级会计教材变化与考试大纲我们可以发现,2018年中级职称教材和考试大纲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删减了一些晦涩难懂,在实际工作中不常用到的内容,

新增了与实际工作相关、与行业新规相关的内容。

职称酱在这里提醒大家,中级职称备考要保持三个基本原则:1、新增必考;2、喜新不厌旧、3、透过现象看本质。新增内容必须重视,以前的内容也不能忽视,那么在教材与大纲变化增加的基础上,无疑是增加了考试的难度,或者说增加了复习的难度。

04

“黑名单”制度开始实行!

会计越来越不好做了!

前几天,财政部正式宣布,会计人员“黑名单”制度定了!会计的工作越来越难!

提醒!5月忙,所有企业会计必须完成这些事!

1、会计不小心,真会“背黑锅”!

你可能不信,会计一不小心,真的会为老板“背锅”的。

这不,某公司报税会计王小姐就非常苦恼。由于她原来所从事会计工作的公司因老板个人原因停止经营,长时间没有纳税申报,被转为了非正常户,王小姐也被拉入了税务黑名单!重新应聘新的会计工作后,却被税务局告知:没法再担任办税人员了!

再比如:最近在天津税务局公布的这起偷税案件,会计和老板一起上了“黑名单”,想一想她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辛苦考的证……

提醒!5月忙,所有企业会计必须完成这些事!

2、做假账会计,将终身禁业!

最新修订的会计法明确规定,做假账的、隐匿毁坏凭证等违法行为的会计将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第四十条)

金税三期系统上线,税务将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开展涉税风险控制。对于因做假帐以及销毁会计凭证的人员,你不仅将接受法律制裁,以后也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提醒!5月忙,所有企业会计必须完成这些事!

3、会计的挑战越来越高

不仅仅是职业风险,而且较低的薪酬收入、较低的社会认知和较高的职业风险太不成比例。

先看一下会计的薪酬:

提醒!5月忙,所有企业会计必须完成这些事!

一个较为明显的事实是,在公司里,只有会计主管和负责人的工资待遇还说得过去,其他会计人员只能说待遇一般!外界普遍认为会计的工作技能要求较低,一般毕业生简单学习一下,都能从事这项工作,而且外界认为会计人员的工作就是把账理清,工作很轻松,对会计人员认知是很偏颇的!

再看下会计的高风险:

第一, 造假账需求让会计人员很为难!

做假账有很多需求,可能为了银行贷款,或者为了争取优惠政策。但造假账其实是一项很难的工作,要知道,会计是一套有严格逻辑关系的,从每天材料和成品出入库,不同的供应商和客户,每月资金流,以及上交税收单据,都需要会计人员费劲心思搜集和捏造,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

而老板以及其他领导对财务认知有限,你做好了他认为是应当,你做不好他认为你是能力不够,足以让人郁闷!

第二, 业务不规范造成的账务处理困难,让会计人员承担了较高的做账风险!

账务难题,80%是由于业务不规范造成的,包括:

(1) 买的资产没有发票,但价值很高,生产成本中的折旧是否该计提该类资产,税务稽查如何交待?

(2) 平时采购没有发票,但又不得不给客户开票,出现材料负库存咋办?有客户不要销售发票,造成的库存又怎么出库?

(3) 公司想少交税,多方搜集没有实际交易的材料发票抵扣进项,如何处理对应往来账目?另外,大量购买进项发票,而对外开具的销售发票比例很低,造成增值税税负过低,以及账面存货大量积压,引来税务部门关注,怎么办?

(4) 公司进行虚假贸易融资,怎样处理好账务?

这些问题造成了会计人员账务处理上的高风险,这额外付出的劳动和风险,老板们给报酬了吗?

第三,对政策的不够了解,造成会计人员的内在风险!

我在从事会计培训的同时,接触了很多的会计人员以及很多的单位。实事求是说,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存在不高的现象。

第一,老会计,明显知识有断层,更新程度差;很多老会计是半路出家,当月开的票当月不知道下账,普通的会计科目使用错误比比皆是,最起码的总账、明细账以及报表金额相符都做不到!

第二,新会计,明显在学校只接受了高层次的理论教育,严重缺乏与实践的挂勾。举例来说,一个本科生,能够掌握税法的原理,考试成绩也不错,但让他实际操作报税,他很可能无从下手。还有的公司用的是兼职会计,对公司情况不了解,比比皆是的错误让公司很受伤!

还有一个现象,较低的收入、较低的社会地位,让会计人员很难以有心情静下心来充电。面对老板通过不当手法偷税漏税挣取着不菲的利润,面对身边一个个自己创业的成功典型,面对一线营销人员的高工资,再看看自己担风险做假账挣来的碎银,悲从中来啊!

05

学习压力大、政策变化多

这种会计未来更有竞争力

会计这一行,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政策变化又如此多而杂,作为会计人真的感觉危机重重,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多做考虑,那以后哪种会计会更吃香呢?跟职称酱一起来了解下。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化、专业化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成立专门的税务部门。对于广大的小企业而言,客观上无法成立税务部门,会计人员天然上承担着这一职能,因此懂税法的会计人以后会越来越吃香!

优势一:懂税法更容易取得老板信任

私营企业主在经营中,经常将个人资产、消费和企业混同,或者开展一些税务筹划,从小编经验来看,企业的税务问题通常都是企业最为隐蔽的信息内容,不轻易借助外部人士解决,如果会计人员能够协助企业主打理好其个人和企业的税务问题,一定可以获得老板的极大信赖,进而产生依赖,这个时候,你距离升迁就不远了。

优势二:懂税法可以为企业合法节税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企业在提高创新能力、提高产品(服务)质量的同时,更应该从内部管理上下力气,“节流”和“开源”一样重要,尤其在税务管理方面,可以通过提高税务管理水平,合法合理降低企业运营的税负。比如,企业可以利用已经出台的行业及区域性的税收优惠政策,最大化合法降低运营税负成本,比如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等。

优势三:懂税法可以更好处理财务

从企业业务链上讲,企业的商业合同、会计处理、税务处理存在先后顺利,应确保逻辑及处理的一致性,财务处理不当,会触发企业的税务风险点。比如,按照税法中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相关规定,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属于“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典型的如,企业逾期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在会计上已作为损失处理的,才可以作为坏账损失,同时还应符合其他要求。会计人员懂得税法,可以更好与业务、法务等部门沟通。

优势四:懂税法可以降低税务风险

虽然目前我国涉税诉讼不是很多,但是我国每年针对企业发起的税务稽查案例有几十万起,税务风险不仅来自于企业的不当处理,还来自与不断复杂的税法规定,很难想象一个企业缺少“税法”人才,如何应对日益增多的税务检查和稽查。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优势五:懂税法可以降低职业风险

近一段时期,关于会计人员由于做账不对导致被税务局稽查的案例屡见不鲜。

真实案例:

有一个老板在前些年开了一家公司,生意还算红火,后来自己需要买一套房子改善改善生活,于是便从自己所开的公司“借”走了350万元拿去买房子了。公司少了350万那必须把帐做平呀,于是当时公司的会计是这样做账的:

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老板借款 350万元

贷:银行存款 350万元

这笔借款一借就是多年,一直挂在“其他应收款”下没有归还。

大家看看这样处理有什么问题吗?肯定很多老板会说我也是这样做的呀!

也有很多老板在公司刚设立时是先把一笔钱转入公司账上转一圈后又转走了,当老板把钱转进来的时候是这样做账的: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老板入股

抽走时也是把抽走的资金作为股东借款挂在“其他应收款”账下长期不归还。

以上这些会计处理看似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今年“税务严打”的大环境下,这么做是致命的!

当地的税局在对这老板的公司税务稽查中,在公司的“其他应收款”下发现了这笔老板转走多年都没有归还的350万元“借款”,税局的同志看后把桌子一拍:这还了得,纳税!最后对老板这笔借走的350万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70万元,并对少扣缴税款处于百分之五十的罚款即35万元,一共105万就这么没有了。

这个5月,会计真的很忙!但要提醒一句:辞职穷半年,转行穷三年,请三思而后行!做会计这条路可能会难,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