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斯入门第一课

萨克斯入门第一课

入门第一课

提醒您,在您进行入门之前,请先阅读自学手册使用说明,可以让您的学习更正确更有效率。

1.装置吹嘴竹片与脖子

将吹嘴套上脖子,然后再将竹片装上吹嘴如图1,把束圈转紧即完成组装。

注意事项:

•吹嘴要套入脖子至两公分左右的位置,套得太浅可能会有漏气的问题。套的越深乐器音准越高,与其他乐器如钢琴、吉他等合奏时,可以调整套的深浅来配合伴奏乐器的音准。

•竹片前端位置与吹嘴前端齐高,调整时尽量不要碰到竹片前端以免把竹片弄破。

•束圈的位置要在竹片切痕以下(如图),太高会影响竹片振动。

•如果束圈很难套入脖子,可能是新乐器的软木太乾、太厚,可以涂些软木油(商品连结),方便装入。

萨克斯入门第一课

萨克斯入门第一课

2.含吹嘴

含吹嘴:上排门牙咬在吹嘴上,下唇往内包住下排牙齿,藉以施压力於竹片上。 嘴巴肌肉往中间集中,像一圈橡皮筋束著吹嘴试著想的“O”的嘴型,而不是的向外拉开“E”的嘴型。

萨克斯入门第一课

咬的位置:门牙可以试著咬在吹嘴上侧斜面1/3处。可以利用齿痕来判断牙齿咬的位置。咬太浅,声音会听起来闷闷的,太深则听起来太爆。建议试试咬不同位置,听听看吹出来的声音有何变化?也可试著找出自己在可以发出声音的前提下,咬最多跟最少的位置。咬的位置因人而异,建议多试试,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关於嘴型的相关知识可参考基础演奏技巧中的嘴型专题。

3.发音

a. 将吹嘴、竹片加脖子装好,不加乐器。

b. 依以上原则做好嘴型,将吹嘴包住,下唇仅施加一点压力。

c. 不考虑是否能发出声音,对吹嘴吐气,并确定嘴型还是依照上列原则。

d. 吐多一点气,试著发出声音,但没发出也没关係,确定嘴型还是依照上列原则。

e. 吐气,并试著施加多一点压力(想著嘴巴把吹嘴束的比较紧一点),试著发出声音。

注意事项:

•如果还是发不出声音,检查竹片是否装好、是否置中。

•竹片与吹嘴的组合如果不对,也会吹不出声音。大开口的吹嘴需要配薄竹片才能吹得动,小开口的吹嘴配厚竹片声音才够厚实。但初学者力量比较不足,通常会用小开口吹嘴配薄竹片。 检查一下你的竹片,如果是3号以上,可能对初学者来说太厚而吹不出声音。吹嘴如果是Selmer D以上(EFG)或者Yamaha 5号以上,也可能开口太大而不容易吹出声音。关於吹嘴与竹片的知识可参考配件介绍中的吹嘴、竹片(连结)。

4.长音练习

可以发出声音后,尽量把声音拉长。吹气时丹田(约在肚脐下方三指的位置)用力向外顶,有助於维持吹气力量的稳定,关於呼吸的方法可以参考呼吸技巧专题。吹的时候要注意听自己的声音:

a.音色:声音要对,太尖锐的话可能是含得太深,声音如果闷闷的则是含太浅。

b.音量:音量要平均,不可以忽大忽小。如果音量时大时小,是因为吹气量的控制不均匀,要注意丹田的用力。

c.音准:音准要稳定,初学者可能听不出音准的变化,最好买个调音器(商品连结),对著调音器练习吹长音。如果音准忽高忽低,是因为咬的鬆紧有变化,这时要注意咬合的稳定度。初学者因为嘴部肌肉还很弱,不容易稳定,经常练习长音即可改善。

5.练习目标

第一课的目标在稳定发音,当你可以每次吹都发出一样的声音时,就可以进入下一个课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