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一雄:创意写作专业出身的诺奖得主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是英国东安格里亚大学1980年的创意写作硕士(MA, 1980),他的导师是英语当代写作教育领域大名鼎鼎的马尔科姆·布拉德伯里。布拉德伯里和安古斯·威尔森在1970创建了英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意写作学位,很快在1987年又设立了创意写作的博士点。

石黑一雄1979年进入东安格利亚大学就读创意写作,他曾回忆自己当年去都有创意写作的情境:在秋天的时候带着行李箱、吉他和打字机到了巴克斯顿,那里还有老旧的水磨、平坦的农场,在这里石黑一雄开始了他为期一年的创意写作硕士生活。

东安格里亚大学位于英国城市诺维奇,这个城市是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学之都。东安格里亚大学的创意写作对整个英国来说,都有着示范性的意义。换句话说,它就像是英国创意写作界的“爱荷华大学”,对文学的重视与世界上最早的创意写作艺术硕士的首创者美国爱荷华,以及具有虚构类作品创作和教学历史的哥伦比亚大学一样,在英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写作在现代社会到底有何意义?作家是否真的可以培养?对于常被提及的问题,其实隐含的正是我们对写作和创意认识的贫乏。在一定程度上,这正是我们面对写作和创意,无从把握的困境的体现。我们缺少对现代写作意义的真正深入思考,往往提起写作只能想到新华书店里厚厚的落满尘土的书、入侵三代人头脑的心灵鸡汤、满脸胡子渣酒气熏天的作家等等。

库克(Jon Cook)是石黑一雄在东安格利亚大学读创意写作期间的老师,他认为石黑一雄的文学写作特点与两点因素有关,第一是他丰富的想象力,其次是对英语、日语两种文化的敏感。在这个时代,语言写作能力,对文化理解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创作者的思想高度、情感深度。

正像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一样,必要的训练和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现代教育的体系中,创意写作的系统可以为大量的创作爱好者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有机会深入地去了解创作,探索自己热爱的写作,通过文学创造与创意写作走向创意领域的工作。

东安格里亚大学的创意写作学科历史上,除了石黑一雄还有麦克尤恩(Ian McEwan)、安妮·恩莱特(Anne Enright),分别斩获1971年和1987年的布克奖。如果从20世纪初,创意写作这个概念被正式用来指称一门课程开始算起,创意写作迄今作为课程和学科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创意写作课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着漫长的自我反思和学科斗争的历史。

东安格利亚大学的创意写作发展至今,说明了一个问题,所谓的幸运,都是历经煎熬之后的收获。文学观念的陈旧,只会使我们封闭心灵,对文学价值的漠视,其实只是对自我的鄙薄,使我们没有勇气和力量接受新事物。一旦我们的文学观念和想象力开始停滞,创意没有了源头活水,社会的文化创意也就成了空中阁楼,行之不远。

我一直认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延续不曾中断,与它始于《诗经》的文学源头密切相关。至少,在众多的历史动因中,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文学开始衰败,接受教育的大群体,文学想象力和语言表现力自然会随之下降,审美和创意自然也会回落,文化创新也就只能是勉为其难。

我不相信一个想象力匮乏的人,能够成为文化创意大师。而想象力最初的来源,还要追溯到我们从小学开始的语文教育,读写教育。文学并不是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唯一路径,但却是基础之一,而且不可替代。我们不能想象,明天要上课,语文课却永远地被取消了,或者很难想象,如果我们小时候没有听过故事,没有童话,只有面包和牛奶,那你就知道,失去文学的世界,是多么乏味了。

也许,我们可以继续自以为是,但每次付出代价,从来都是有原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