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区:全力推进大生态战略十大行动

花溪区:全力推进大生态战略十大行动

全区域规划融合发展,让花溪更显城乡美;全方位呵护生态系统,让花溪更显和谐美;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让花溪更显发展美;全路网优化旅游公路,让花溪更显景观美;全境式推进休闲度假,让花溪更显特色美;全维度厚植生态文化,让花溪更显人文美;全流程强化执法监管,让花溪更显环境美;全要素提升人居环境,让花溪更显品质美;全社会推动公平共享,让花溪更显创新美; 全链条压实工作责任,让花溪更显活力美。

2017年10月26日,花溪区委全体(扩大)会议暨经开区领导干部大会召开,要求全区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扛起历史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推进大生态战略花溪十大行动,高标准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经过8个多月奋战:“千园之城·百园之区”65个公园项目和“溪南十锦”建成,其中城市公园37个、社区公园7个、森林公园13个、山体公园8个;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2.8万亩,实施山体治理206亩,森林覆盖率达48.38%;新增绿地2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49.98%;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高坡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青岩、马铃、久安被评为全国卫生乡(镇),花溪区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花溪区相关负责人指出,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全区上下将切实增强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感、责任感、使命感,准确把握全力推进大生态战略花溪十大行动的背景意义和战略部署,确保实现“三率先、三创建、三争当”的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率先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区;争当以生态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核心区、城乡‘三变’改革创新区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示范区”。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更强合力,努力走出一条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绿色发展新路。

花溪区:全力推进大生态战略十大行动

十里河滩湿地公园

全区域规划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凸显生态特色

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花溪区始终把“生态立区”作为顺应潮流、扬长避短的重大机遇来抓。2002年花溪区制定的第十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生态立区”战略定位,历届党委政府不断为花溪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内涵。

通过8年的建设,2009年,花溪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通过国家环保部验收,2011年获得命名并授牌。期间花溪区连续3年成功举办“中国·花溪生态论坛”,原花溪镇获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2013年,花溪区在贵阳市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城市的大背景下,将生态文明建设向更高水平推进,同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并制定下发《贵阳市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城市花溪区实施方案》,将45项指标分解落实。2015年,完成了创建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通过国家环保部验收。

花溪区:全力推进大生态战略十大行动

花溪已成为骑行者的天堂

2016年,在该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上,花溪区再次对加快建成“文化旅游创新区”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突出“大花园、大溪流”特色,坚持文化为魂、生态为本,高端定位、融合发展。围绕“山水生态城、低碳示范区”的城市发展定位,通过促进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绿色产业发展,实施了花溪区域整治、景观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立面整治、文化旅游提升、城市管理提升“七大工程”,着力打造“花溪生态”品牌,形成生态文明城市的“点睛之作”。

2017年,《关于全力推进大生态战略花溪十大行动实施意见》正式出台,花溪区确定了到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目标,明确作为重大事项列入区委督办督查事项。

2018年2月《贵阳市花溪区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通过省环保厅组织的专家评审;3月通过花溪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审议,区人大批准实施。当前,花溪区正在全力申报“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资料显示,自2002年来,贵阳市花溪区先后编制了《花溪区城乡融合发展战略规划》、《花溪区产业发展及园区布局总体规划》、《花溪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花溪区旅游环线周边空间发展规划》、《花溪区绿道系统规划》、《花溪区大花园、大溪流概念规划》等十余专项规划,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和强化,引领了生态文明建设方向。

花溪区:全力推进大生态战略十大行动

溪南十锦

全流程强化执法监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才能让人望得见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在机制上,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双组长,全面统筹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并制定多项监督管理制度。据悉,2016年以来,花溪区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面的追责问责24起62人,涉及9个乡(镇)、社区,5家业务部门。

三大计划的强力实施,则让花溪区生态环境质量基础得以夯实。

“蓝天”守护计划。紧紧抓住“调结构、控燃煤、防扬尘、禁焚烧、堵尾气、抓油烟、管工业”等七个方面防治重点工作。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投入400余万元完成全区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改造淘汰。对麟山、狮子山、金龙三家水泥厂实施关停拆除。强化扬尘污染治理和餐饮油烟治理。在全区建筑工地商砼拌合站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率先在全市推进大环卫一体化保洁。积极取缔非法来料加工企业,关停“黑打砂场”企业15家。建成花溪天然气门站,城区新建建筑气化率达100%。花溪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从2015年的3.9改善到2017年的3.48,优良率从2015年的90.7%提升到2017年的93.8%,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碧水”保护计划。全面落实河长制和第三方治理与第三方监管。完成阿哈水库、湿地公园水源保护区生态搬迁,建成金竹片区污水跨流域排放工程和6个人工湿地,开展南明河花溪段综合治理,实施花溪河清淤、污水收集系统改造等工程。青岩、石板、孟关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

“净土”保护计划。成立土壤详查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全区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严厉打击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违法违规存放危险化学品、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行为。建成投运贵阳市花溪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置项目,启动浪风关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加强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管理,2016年以来,共计安全处置危险废物4840吨,安全处置率100%。

在执法监管上,花溪区坚持“督政”、“督企”一起抓,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据了解,2013年以来,该区通过开展环境保护“六个一律”和“六个严禁”等专项执法行动和日常检查,共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151起,处罚金额679.83万元,因涉嫌污染环境罪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的案件7件,对环境违法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为畅通举报渠道,该区还依托贵阳市社会治理大数据云平台、“12369”环境污染举报热线平台,制定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环保污染全民监督。

花溪区:全力推进大生态战略十大行动

花溪区久安现代高效茶叶示范园区

全产业加快转型“绿水青山”红利效应凸显

细心的游客从去年开始会发现花溪公园“黄金大道”有了些变化。坑洼的土地被铺上了刻有花纹的防滑地砖,沿着260米新修木栈观光廊道前行,异形树池景观与毛石景墙相得益彰。累了,临河边处三座木质亲水平台可供你休憩拍照。夜晚,不再昏暗,52盏前行的路灯,顺着花溪河水,伴着恋人喃喃细语。

其实,这些变化仅仅只是花溪区推进“百山”治理和“百园之区”建设的一个缩影。2015年至2017年底该区投入资金9.6亿元完成85个公园建设,2018年预计投入资金1.357亿元新建4个公园。

按照《贵阳市“一河百山千园”行动计划》的安排部署,花溪区还对分布的52个山体,按照保护优先、“一山一策”的方式实施分类治理。花溪区2017年至2019年需完成“百山”治理任务52个斑块,715.95亩,治理投资概算1935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治理地块31个,完成治理面积229.2亩,已投入治理资金1052万元。2018年至2019年预计还需投入883万元对剩余的21个斑块实施治理。消除裸露山体和迹地斑秃,丰富森林景观,形成点、线、面、环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

数据显示,花溪区目前区绿地率达50.8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57平方米,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总面积107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花溪的变化,也受到了游客认可。2018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花溪区旅游市场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双双创历史新高,共接待游客67.91万人次,同比增长34.99%,旅游收入31924万元,同比增长39.91%。

“青山绿水”同样推动了花溪全产业转型升级,红利效应凸显。

2017年10月,依托交通的改善,以青岩镇、黔陶乡、高坡乡三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为依托,花溪区全新打造新景区“溪南十锦”亮相,惠及沿线24个行政村寨。

据悉,该区将依托贵阳市旅游环线和花溪城乡路网的建设,有效串联十里河滩、青岩古镇、溪南十锦等核心景区、景点,加快产业发展布局。力争到2020年,实现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超过18%;高标准打造10个以上特色小镇、10个以上富美乡村。

在花溪区燕楼镇,通过开展农业产业调整“春风行动”,大面积经济作物正火热种植中,根据规划,花溪区将高坡、黔陶、青岩、燕楼、孟关、马铃、麦坪、久安、石板九个乡镇和金竹社区作为第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示范点。计划新增茶叶种植100000亩、新增精品水果和特色林木种植26100亩,以实现到2019年,完成全区126100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任务,森林覆盖率提升到60%以上,从而带动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速9%以上,确保到2020年农村低收入困难户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

“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方兴未艾的新兴业态推进产业与生态的融合发展。

依托贵州大学科技园,创建花溪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千企引进”,领英、勤智等知名企业落户溪云数字小镇,全域旅游DT云平台、供销农产品大数据平台等建成投运,24个乡(镇)、村级电商示范点助力脱贫攻坚;泰邦生物、货车帮智能车联网、勤邦生物、星天电缆等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0家;小孟工业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孟关汽车贸易城现代商贸物流集聚区、青岩文化旅游集聚区、石板农产品市场现代商贸物流集聚区也成功申报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数据显示,2017年,花溪区三次产业比例优化为3.30:55.82:40.8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24.94亿元,同比增长14.6%;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7.3%。基本建成了久安现代高效茶叶示范园、青黔现代观光休闲农旅一体化示范园、燕马都市蔬菜保供基地示范园等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三大园区产值达19.98亿元。马铃“一山牌”长豇豆等16个农产品获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由环境带来的红利凸显。

花溪区:全力推进大生态战略十大行动

百步桥

全维度厚植生态文化将生态文明推向更高水平

位于贵阳市南部的花溪区,现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2家、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1处,县级自然保护区1处,这里不仅是贵阳市重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环城林带“大氧吧”分布区,“爽爽贵阳”的“会客厅”,还孕育了《康熙字典》编纂人周渔璜、云贵第一位文状元赵以炯、民国艺术大家姚茫父以及辛亥革命先驱平刚等杰出人物,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及花溪大学城10余所高等院校更是聚集于此,人文厚重。

如何全维度构建生态文化,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更高水平?花溪区深耕厚植,在讲好“老故事”的基础上,力求谱写“新文章”。

发挥孔学堂精神文化高地教化作用,建成十里河滩生态文化教育基地,贵阳中电环保发电厂建设环保发电生态科普基地,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

积极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日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发挥道德讲堂、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公益广告等精神文明建设阵地作用,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文明城市氛围。

将生态文化教育纳入党员干部和国民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的正面效应,向市里面推荐“身边好人”共计25人,2人荣登“贵州好人榜”,雷月琴获得中国生态文明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江河卫士”称号。

开展花溪区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申报工作,筹备启动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开展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展陈提升工作,初步完成基础展陈更新提升。展播以久安乡黑转绿为原型的原生态微电影《新香》,引导广大群众生态生产、生态生活。

而随着恒大童世界、多彩贵州出山里、板桥艺术村三个生态文化旅游“十三五”省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陆续面世,宜居、宜业、宜游“大美花溪”故事轮廓越来越清晰。

截至目前,花溪区5个乡镇得到省级生态乡镇命名,50个行政村获批省市级生态村,全部社区获批生态文明绿色社区,80%中小学获批生态文明学校,98%机关获批生态文明机关,80%企业获批生态文明企业,100%园区获批生态文明工业园区,50%医院获批生态文明医院,54%的村寨获批生态文明村寨,60%的家庭获批生态文明家庭。一个环境美、产业兴、有活力的“十美花溪”,正大步向我们走来。

花溪区:全力推进大生态战略十大行动

清溪泛舟

花溪区:全力推进大生态战略十大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