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劇情!車輛送修被撞壞,這家4S店竟瞞著車主偷偷修車……

神劇情!車輛送修被撞壞,這家4S店竟瞞著車主偷偷修車……

北京車主張女士怎麼也沒想到

自己的愛車

竟在4S店送修期間被撞壞

更可氣的是

發生事故後並沒有通知她

偷偷修車後將事故瞞了下來

01

可疑視頻揭露修車黑幕

2017年9月,搖上車牌的張女士在廣汽豐田北京澳林奧運村店購買了一輛白色漢蘭達。出於對該店的信任,張女士的車輛保養、維修等事宜均在該店進行。

神劇情!車輛送修被撞壞,這家4S店竟瞞著車主偷偷修車……

▲涉事的廣汽豐田北京澳林奧運村店

今年6月5日,張女士在整理行車記錄儀視頻錄像時,突然發現一段可疑的視頻。這段攝於2018年5月10日的視頻顯示,幾位維修工人正在汽車的左後方忙碌著,很像在給汽車進行修復噴漆。

張女士回憶了一下,之前修過車但檢修的項目和位置都不對啊!

“難道是我的車在店內維修期間出事故了?”

然而,張女士對這個想法進行求證時,店內業務員孟某的答覆卻是:

該車已經取車一個月了,店內不負責。他還明確回覆張女士,該車沒有發生過事故,店內的監控1個月後便會自動刪除,已經無法查看監控錄像。

6月7日,張女士再次致電孟某。孟某說,店內視頻已經刪除,無法查看,如果仍有疑問,可以帶著自己的視頻資料來店內查證此事。

6月9日下午2時,記者隨張女士來到該4S店。店內的王主任告訴記者,當時車間的工人駕車不小心蹭了一下這個車,他當時就在現場。在張女士要求下,看到了孟某聲稱被刪掉的視頻:

監控視頻顯示,5月10日下午17時32分,車間內維修工人駕駛一輛雷克薩斯轎車,在倒車時蹭到了張女士車的左後方。好幾個工人事發後過來查看,王主任隨後也來到現場。

02

多方推諉漠視消費者知情權

面對事故視頻,孟某表示,他對此事並不知情。王主任則告訴記者,事故發生後就立即通知了孟某:

“按照公司正常流程,應該是孟先生通知客戶,查看車輛受損情況,協商解決修復問題。 但是孟某沒有通知,這是他的責任。”

王主任說,店內監控視頻能保存3個月。

下午5時,一直未露面的4S店徐經理終於出現。他介紹說,客戶車輛在店內被撞後,受損處理流程是:車間人員通知業務員-業務員通知客戶-客戶查看受損車輛-跟客戶協商維修賠償事宜-經客戶同意後維修車輛。孟某確實隱瞞了張女士愛車在店內被撞又修復的事實,“自己也是當天才知道此事”。

但被問到是誰下達的修車指令時,沒有一個人給出肯定的答覆。

張女士對比行車記錄儀的其他時間段和部位的錄像,發現維修工人打開了她的汽車引擎蓋,又在左前方更換了部件,難道別的地方也撞壞了?

6月12日上午,張女士再次來到4S店,要求查看車輛在店裡的7日全部監控錄像,4S店總經理劉某直接拒絕。報警之後,劉某才同意張女士查看錄像。

03

和解避談責任竟稱“車輛無貶損”

7月8日,劉某在4S店內向張女士提出了店方對此事的解決方案:鑑於因公司的過錯導致張女士車輛受損,在已經修車的基礎上,願意賠償張女士1000元,同時,送上2000元客戶關懷慰問金。

對4S店的和解方案,張女士完全不能接受。

“從發現事故真相到現在一個多月過去了,4S店沒有一個人就隱瞞一事向我道歉,至今我也不知道是誰指示擅自維修我的汽車的。”

張女士表示,4S店應該給我一個書面的說法,完整還原事故發生前後的事情經過,並對相關當事人做出處理。除了維修汽車外,還應對車輛貶值損失、誤工損失進行賠償。另外,對於故事隱瞞欺騙消費者這事,4S店也應該做出賠償。

徐經理對此解釋說,事情經過和員工處理還需等事情完全結束後,才能做出認定。“後保險槓蹭掉的這些漆,不存在貶值損失。”

記者瞭解到,張女士已通過12315平臺提交投訴,工商部門已受理。張女士表示,不排除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04

律師說法:4S店構成欺詐應“退一賠三”

北京聖運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優銀表示,車輛在保養維修期間被撞壞,4S店隱瞞事實,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財產權。雖然4S店已經為張女士修好了車,但車主對於車輛因事故導致貶值損失仍然可以索賠。另外,對於消費者因維權產生的交通誤工等損失,經營者也應該酌情補償。

北京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寶昌指出,張女士將車交與4S店維修保養,雙方構成的是服務合同。4S店隱瞞車輛事故偷偷修車,欺騙車主,構成服務欺詐。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的相關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消費者可要求‘退一賠三’。也就是說,張女士可要求退還本次維修服務費用,並要求4S店增加賠償,增加賠償的金額是本次服務費用的3倍。”邱寶昌說。

記者查詢發現,為了保障消費者知情權,消法還規定,經營者如果對服務做虛假陳述的,工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可以責令改正,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作者/聶國春

監製/何永鵬 田珍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