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神李靖,是善抓戰機,還是冷血無情輕視使者性命?

大唐不敗戰神李靖擊滅東突厥是軍事生涯中絕對精彩的一幕,此舉不僅解除了唐朝西北邊境的禍患,而且也洗刷了唐高祖與唐太宗兩代皇帝向突厥屈尊的恥辱,大壯國威。

李靖擊滅東突厥過程中有一幕很值得品味。

戰神李靖,是善抓戰機,還是冷血無情輕視使者性命?

李靖

貞觀四年,李靖率領驍騎三千進擊定襄大破東突厥,頡利可汗僅以身遁,被迫遣使入朝謝罪,表示要舉國內附。

唐太宗聽到頡利可汗要內附的消息後,一邊以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率軍去迎接頡利可汗,一邊派遣鴻臚卿唐儉作為使者前去可汗牙帳慰問。

對於唐太宗的做法,李靖開始揣摩皇帝的意圖。李靖對副手張公謹說:“詔使到彼,虜必自寬。遂選精騎一萬,齎二十日糧,引兵自白道襲之。”

李靖認為朝廷使者到了東突厥牙帳,突厥人一定會放鬆警惕,應該趁機選調精銳騎兵從白道襲擊突厥。

戰神李靖,是善抓戰機,還是冷血無情輕視使者性命?

唐滅東突厥示意圖

不過張公謹卻認為,皇帝下詔准許頡利可汗歸降,派去的使者也到了突厥人的牙帳,要考慮他們的安全,不應該進攻東突厥。

軍中的一把手和二把手對此產生了不一樣的意見。

對於二把手張公謹的質疑,李靖說:“此兵機也,時不可失,韓信所以破齊也。如唐儉等輩,何足可惜。

李靖認為這是戰機,機不可失,唐儉等人的性命有什麼值得可惜的。

這樣的話今天的人聽起來似乎有些刺耳,會覺得李靖太過冷血無情了。但是戰爭就是戰爭。

於是李靖按計劃襲擊東突厥,大獲全勝,後頡利可汗被俘虜,東突厥宣告滅亡。消息傳到長安,唐太宗自然無比高興,宣佈大赦天下,普天同慶。

李靖的話中還提到“韓信破齊”,這裡面也有一個典故。

李靖是唐朝的戰神,韓信是漢朝的戰神。

戰神李靖,是善抓戰機,還是冷血無情輕視使者性命?

韓信

劉邦讓韓信率軍進攻齊國,同時又讓手下一個儒生酈食其去勸降齊國。這酈食其不負眾望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齊王歸降,對韓信率領的漢軍完全放鬆了戒備。最終韓信對齊國發起突襲,齊王大怒認為酈食其騙他將其烹殺,而齊國也沒有逃掉被滅的結局。

齊王在烹殺酈食其前,曾讓他去勸韓信退兵,說若是他能讓韓信退兵就讓他活,不能就烹殺他。酈食其顯露狂生本色直接拒絕道:“舉大事不細謹,盛德不辭讓。而公不為若更言!”

做大事不顧細節,有大德的人也不怕別人責備,老子不會替你多說什麼的。

看酈食其的遺言,何其豪放。

還是回到李靖的事上。

到底唐太宗的真實意圖如何,史書記載“靖揣知其意”,李靖揣測出了唐太宗的真實意圖。也就是說唐太宗使用唐儉麻痺突厥,好使李靖可以率軍突襲。

其實史書上所說“靖揣知其意”應該是從最終的結果上得出這個結論的,畢竟最終李靖勝利了,不按這個路子說下去不合適,這也是順便給兩位大人物添一筆華彩的。

唐太宗到底是不是要利用唐儉乃至犧牲他來迷惑突厥人的,不得而知。不過仔細想來唐太宗應該並無此意。

戰神李靖,是善抓戰機,還是冷血無情輕視使者性命?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唐儉

唐儉並不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人物,其父唐鑑與唐高祖李淵是世交。唐儉本人也參與了李淵太原起兵,後又揭發獨孤懷恩謀反立下大功,官拜禮部尚書,封莒國公,被特賜免死罪一次。

對於這樣一個功勞卓著的人唐太宗應該不會想犧牲他。

或許唐儉在接到出使突厥的使命時就已經有了“壯烈”的打算,畢竟酈食其之事在前。

值得一提的是唐儉並沒有因李靖的突襲而喪命,他趁亂逃走,保住了性命,也因此再立一功,那就是“助攻”消滅東突厥。

戰神李靖,是善抓戰機,還是冷血無情輕視使者性命?

滅東突厥的李靖

李靖不在乎唐儉的性命,出發點是機不可失。當然也與軍人的血性有關,看慣了生死或者說隨時準備死亡。幸運的是唐儉並沒有重蹈酈食其的下場,不然這是也許會成為李靖乃至唐太宗的一個瑕疵。

因為酈食其的死,有人罵韓信的背信棄義害死了他,也有人說他是死於劉邦的權術。

逃生後的唐儉有沒有因此恨上李靖不得而知,不過兩人同殿為臣,後來更是被唐太宗列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也算是一段佳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