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說CPU性能過剩,顯卡性能會有過剩的那一天嗎

不管是手機還是電腦,現在很流行的說法就是CPU性能早就過剩了,高端低端根本感覺不出來,但是顯卡則正相反,2K完了來4K,60幀完了來144幀,似乎性能永遠不夠用。

CPU和顯卡究竟性能過不過剩是分情況的,我們平常說的CPU性能過剩是因為在用電腦日常辦公中,哪怕是一些複雜的3D遊戲中,I3或者I5的CPU就可以達到足夠的性能,如果再往上提升效果變化不大。就現在I5 8400這樣的CPU,大部分用戶恐怕都很難使其佔用率超過50%,因此也造就了很多“低U配高顯”的裝機模式。

都在說CPU性能過剩,顯卡性能會有過剩的那一天嗎

然而面臨這種情況的電腦用戶比例能達到90%以上,而對於其中那些喜歡玩遊戲的玩家來說,顯卡則是往往是永遠不夠用的。幀數不足要求穩定60幀,60幀還不夠流暢,往上還有120幀、144幀;1080P分辨率過時了,2K和4K更清晰,還有用戶們對遊戲畫質的要求也是沒有止境的,而目前的遊戲畫質與真實世界仍然差距很大,這些就會一直對顯卡性能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實際上每一代顯卡的性能提升幅度確實相當大。

為什麼CPU這幾年性能增長緩慢?一方面是因為如今的CPU架構已經非常成熟,很難在單核效能上繼續提高,近兩年AMD和英特爾也只能通過多核來提升CPU性能;另一方面在於如今的半導體工藝進步越來越難,尤其是進入14nm以後,再也無法像以前那樣兩年一換代,成本和風險都大大增加了,關鍵的製程工藝進步慢,CPU自然進步也就慢下來了。

都在說CPU性能過剩,顯卡性能會有過剩的那一天嗎

不過雖然這幾年CPU進步緩慢,日常性能過剩,這也不代表CPU就真的“過剩”了,面對服務器和工作站領域,可以說CPU永遠不夠用,像我日常接觸較多的3D渲染和視頻剪輯方面,對CPU頻率和核心數都有很高的要求,只有更快沒有最快,始終都想和換新顯卡那樣換一顆更好的CPU來加快工作效率。

就電腦遊戲而言,雖說目前看似CPU性能過剩,但也是正因為目前的CPU性能有限,很多遊戲開發者的想法無法變成現實,所以我們看到大量開放性遊戲中的同屏顯示人數是比較低的(CPU需要處理大量NPC智能運算),像《全面戰爭》這樣的超大規模對戰類遊戲,當人數達到一定程度時,再好的CPU都會出現卡頓。所以CPU在目前的遊戲中所謂的“過剩”也是遊戲開發者無奈的妥協造成的。

都在說CPU性能過剩,顯卡性能會有過剩的那一天嗎

至於顯卡,因為相對CPU來說,性能提升起來相對容易一些,靠工藝進步來堆核心規模立竿見影,顯存的提速也能帶來帶寬的大幅提高,這些都能很大程度上提升顯卡性能,然而相比性能提升的速度來說,都趕不上游戲特效進步來的快,一方面遊戲特效在進步,所需計算量在增大,另一方面顯示器分辨率和刷新率也在提高,再加上AR和VR的流行,這些都將給顯卡帶來了指數壓力的提升,所以顯卡在很長一段時間的未來仍然不會出現過剩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