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出海记:国产手机厂商的另类封王之路

7月9日这天,小米正式在香港上市。

而此前在招股书中,曝光了一份小米国际业务的数据——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销售额分别为40.56亿元、91.54亿元、320.81亿元和124.7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07%、13.38%、27.99%和36.24%。

小米出海记:国产手机厂商的另类封王之路

小米称,公司来自境外收入比例持续提高,主要系公司2014年开始推进国际化战略,陆续在印度、东南亚、东欧等新兴市场布局,尤其在印度市场取得了开拓性成功。据相关统计,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在印度手机市场份额达到了30.3%,已经连续三个季度排名第一。

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印度的总资产为57.29亿元,净资产为4.9亿元。目前小米已经进入74个国家和地区,在14个海外国家和地区都进入了市场的前5名。

小米出海记:国产手机厂商的另类封王之路

包括小米在内的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在近几年纷纷选择出海,有一大原因是因为中国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状态。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的年出货量遭遇了第一次下跌,其中四季度同比下跌约14%,且跌势仍在持续。

在小米的招股书中也提到,海外业务将作为小米未来的三大增长点之一,募集的资金有40%会用于全球业务扩张。

小米出海记:国产手机厂商的另类封王之路

雷军说:"要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尽早实现国际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一半以上。"

实际上,小米这几年在海外的扩张也不是一帆风顺。

在印度取得了好成绩的小米,在最开始时就碰上了不少阻碍。刚攻入印度市场不久的小米,遭遇了爱立信的专利诉讼,导致采用联发科芯片的低端机型被禁止销售,让小米在印度的发展一度陷入停滞。于是小米在印度本地建立工厂制造手机,才逐步恢复。

小米出海记:国产手机厂商的另类封王之路

慢慢融入印度市场的小米,开始复制在国内的低价策略,让"百元机"系列的红米手机在印度市场上走红,红米在印度的销量喜人,也促使小米在2017年重回全球手机出货量前五,在全年9141万台的出货量中,红米手机就占了超过8成的比例。

虽然小米在印度火了,但作为主销机型的红米手机,属于不赚钱甚至亏钱的"低端百元机",因此,雷军要带着小米往更多地方奔去。

在新市场的选择上,小米避开了排斥中国品牌的美国,当然,也是因为美国的智能手机渗透率已足够高,小米需要的是投下大量资本去挖掘一个增长潜力更大的新兴市场——欧洲。

小米出海记:国产手机厂商的另类封王之路

目前,小米已经在希腊、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开设了体验店,并且都收到了很好的反响。多家体验店在正式开业时,均有国外的"米粉"提前在外排起长龙,等待开门入场。

但机会和风险必定是并存的,小米在海外的扩张,首先要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专利。曾在印度市场就因专利问题与爱立信产生过冲突的小米,在进攻欧洲市场时,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尤其欧洲市场是一个对知识产权管理非常严格的地方。

另外,小米必须和欧洲的运营商达成良好合作,因为欧洲用户普遍习惯购买运营商合约机。

小米出海记:国产手机厂商的另类封王之路

最后一点是,小米需要改善自己的品牌弱势。在欧洲市场看中品牌和质量,小米需要改变从前的低价+高性能的低端机策略,长期让红米手机这样的低端机型在欧洲市场上畅销,欧洲市场用户便会给小米贴上"低端"的标签,影响小米在欧洲市场的发展。

小米在未来将聚焦在欧洲市场的更多业务拓展,如何把握机会、越过风险,小米接下来必须谨慎走好每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