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情·報紙緣」李旭:閱讀《開封日報》,打開故鄉的一種方式

「开封情·报纸缘」李旭:阅读《开封日报》,打开故乡的一种方式

「开封情·报纸缘」李旭:阅读《开封日报》,打开故乡的一种方式
「开封情·报纸缘」李旭:阅读《开封日报》,打开故乡的一种方式「开封情·报纸缘」李旭:阅读《开封日报》,打开故乡的一种方式
「开封情·报纸缘」李旭:阅读《开封日报》,打开故乡的一种方式

閱讀《開封日報》,

打開故鄉的一種方式

「开封情·报纸缘」李旭:阅读《开封日报》,打开故乡的一种方式

李旭

離開中原老家,遊走江南12年,鄉愁填滿行囊,每天上班打開電腦閱讀《開封日報》電子版,漸漸成為一種工作和生活習慣甚至一種生活方式。因為這種緣分,閱讀家鄉主流媒體《開封日報》《汴梁晚報》及開封網等,成為打開故鄉的一種不二方式,成為了解家鄉新貌的一個亮麗窗口。

「开封情·报纸缘」李旭:阅读《开封日报》,打开故乡的一种方式「开封情·报纸缘」李旭:阅读《开封日报》,打开故乡的一种方式

最早接觸《開封日報》,是上世紀80年代初在開封讀大學時,母校河南大學歷史系資料室訂閱有《開封日報》。那時,由於學習歷史的緣故,對介紹開封歷史文化的《宋城》欄目分外留意,印象深刻,在欄目中讀到過系裡宋史課程民生老師等撰寫的關於開封古城建、古汴河、清明上河園之類的文章。

2004年,第一次動念起草《“文姬故里”旅遊開發策劃書》,2008年,在杞縣圉鎮鎮自費修建400平方米的蔡邕蔡文姬紀念館。那時我雖然已從河南調入上海大學,但血濃於水的故鄉情結和所學專業的歷史情結,從故鄉向縣、市逐漸延展,開封大地的新聞成為我關注的焦點之一。尤其是近幾年,我從上海調到合肥,離家鄉開封更近了,對家鄉文化旅遊發展的關注也越來越多,《開封日報》成為案頭必備的精神食糧,與報業集團的蔡小俊、任崇喜、趙國棟、楊潔、李水龍等同志交流日多。

2013年10月15日,《開封日報》第11版《汴梁人物》以一個整版的篇幅刊登了開封日報記者楊潔撰寫的有關我的專訪報道《一個農民兒子的文化夢》。2014年1月17日,《開封日報》第10版《艮嶽》副刊發表了我的抒情散文《故鄉啊,我一生也走不出的地方》。2015年4月4日,《汴梁晚報》以一個整版的篇幅發表了我撰寫的《文姬故里,圉鎮故事》。該文首發後,光明網、中國網、大河網予以轉發,傳播甚廣。2018年6月1日,《開封日報》的《艮嶽》副刊又發表了我為家鄉杞縣撰寫的書評《良善家風惠久遠 醇厚杞風溢中原》。

「开封情·报纸缘」李旭:阅读《开封日报》,打开故乡的一种方式

2013年10月15日《開封日報》第11版截圖

「开封情·报纸缘」李旭:阅读《开封日报》,打开故乡的一种方式

2015年4月4日《汴梁晚報》截圖

與《開封日報》結緣,不僅僅我,我的父親李存忠也與《開封日報》有緣。今年78歲高齡的老人,作為杞縣籍寧波退休書法教師,退休十幾年來,每月拿出幾千元的養老金,義務辦起幾十人的圉鎮文姬藝術團,為家鄉群眾演出數百場。2015年3月11日,《開封日報》的《汴梁人物》版面以《追夢的人》為題對其進行專題報道。為了給《開封尚》提供稿件,家中從事編輯工作的文學碩士小夫人被動員起來,以筆名“一笑萱”撰寫了《來自二寶媽的年終總結》等原創稿件。這樣一來,一大家子三口人都與《開封日報》結下了不解之緣。

近幾年,作為母校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聘請的兼職教授,回母校做關於文化開封的講座,曾建言在開封設立“汴東文化新區”開發開封東區古文化資源、依託汴東倉頡墓遺址開發“中華漢字文化園”、整合開封古鎮資源開發“開封四大古鎮”旅遊專線、借鑑宋文化風格的清明上河園在開封創辦漢文化風格的“文姬歸漢園”、整體開發“文姬故里”、復建漢晉古城圉城等。這些都算是一個在開封農村大地長大的一個農民兒子的文化夢吧。

作為大千世界的普通一員,人人都有自己的故鄉,故鄉是天下離自己最近的地方。人行千里,生活過的故地可以有多處,但生命誕育的故鄉只有一個。半個世紀的感悟,我們在打開世界的同時,世界也在打開著我們,一個人打開世界的方式,也終將是世界打開他的方式。感謝《開封日報》為我們這些遠方的遊子提供了一種打開故鄉的方式,歷史將會記住:《開封日報》不僅是遠方遊子瞭望家鄉的窗口,也將是新的歷史篇章的見證。

感念故鄉,感謝《開封日報》!

(李旭,安徽出版集團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編輯委員會副主任兼重大出版工程辦公室主任、編審,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兼職教授。歷任河南人民出版社編輯室副主任、上海大學出版社副總編輯、安徽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輯、時代新媒體出版社總編輯。2002年獲得由河南省委、省政府聯合頒發的“河南省扶貧開發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開封日報 ID:kfrbw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