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教育管理队伍“精兵简政”,是缓解当前一线教师荒的好办法

学校教师不够,临聘教师来凑。很多乡镇学校又出现了临聘或代课教师现象,有的甚至这样的教师占到学校全体教师的一半以上。这种种迹象表明,教师荒不经意间说来就来了。

这个不速之客闯入基础教育的家门,中国基础教育似乎有点慌了手脚。当前,教师队伍中管理队伍极其庞大,占据教师队伍中的相当大比例。若将中心学校和教育局不任课的工作人员分派到学校任教主课挑大梁,或许能较大程度缓解当前教师荒的被动局面。

将教育管理队伍“精兵简政”,是缓解当前一线教师荒的好办法

很多地方,一个中心学校的所谓机关的管理人员,竟然要占全乡镇全体教师人数的20%。这些所谓中心学校的机关管理基本上就是一个上级的传声筒,做着上传下达的工作,以一个乡镇在编教师100人计算,如果将其管理人员降至5%,则可以腾出15名教师充实各学校。一个县区以10个这样的乡镇计算,则可以有150名教师充实全校中小学。

很多县区全部在职在岗教师也就6000左右,但教育局机关及直属单位的所有人员有的竟达到200-300人,占全体教师的近5%。人员众多,人浮于事的教育局,在管理上并不见得如何高效。假如将教育局人员占比全体教师的比率限制在2%以内,将其他的富余人员充实到各中小学校,则又将增加近200人的教学人力。

所谓教师荒,就是一线教师荒!其实只要将整个教育系统在职在岗的所有人员统筹合理分配,进行教育管理上的“精兵简政”,剩余人员都充实到教学的一线,可以极大程度上缓解当前一线教师荒的局面,也缓解教师教育以外杂务缠身的局面。

教育管理队伍的“精兵简政”,不仅能缓解当前一线教师荒,还能有效降低因为管理人员在职称问题上的优先、在绩效工资问题上常常大大高于一线教师等不公现象对广大一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打击。何乐不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