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過了高考,卻倒在了志願上面丨公開3個專家不願教你的志願思路

熬過了高考,卻倒在了志願上面丨公開3個專家不願教你的志願思路

如果高考和志願可以任選其一,我肯定選志願。畢竟高考只是為了獲取一張門票,但未來的路該怎麼走,還是得看志願!在我們國家,職業生涯的規劃只有到了大學畢業的那一刻才有。但是,我想說:如果可以,請大家把自己的職業規劃放到高考志願填報的時候。

別說你才高三,不懂什麼是職業?更不懂怎麼規劃職業生涯?是的,你不懂。但你以為那些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就真懂嘛?不同的是,他們必須去學,因為他們要生存;而你可以不學,因為你還把自己當學生。這就是我們所要傳遞的高考志願思路,你既然已經成年了,就不要再以學生的身份去思考你的志願和準備你的大學,換個身份,你會提前適應成人的環境。

熬過了高考,卻倒在了志願上面丨公開3個專家不願教你的志願思路

一:將未來和志願結合,把志願做為人生的起點

在中國,大人們告訴你:考上大學才有出路。但你有沒有想過出路在哪裡?我們先來看幾組2017年大學畢業生的數據:

67%的畢業生畢業的關鍵詞是迷茫;

30%的畢業生全部靠父母來負擔房租;

61.8%的畢業生期望薪資 3001~5000 ;

專業不對口率高達38.5%,同比上升5.7%

……

現實是,這可能也是你未來所要面對的問題,可能會更好,也可能會更差,但是你不得不提前做好準備!

熬過了高考,卻倒在了志願上面丨公開3個專家不願教你的志願思路

什麼是大學,什麼是未來!過往我們賦予了大學太多美好的意義,如今它也依然被歌頌,它被頌為改變億萬孩子命運的重要機會。但我覺得它的作用真的沒有大,能改變我們未來的只有自己,你只有充分的理清現狀,才會有更好的解決方案,而絕不是頂著一個虛無縹緲的目標,浪費者無處著力的青春。

比起以後一眼看到死的生活,上大學,只是讓我們可能擁有更多的選擇權,讓我們有機會去選擇我們想做的工作,有能力去追求我們想要追求的生活,讓我們的未來可以擁有更多的可能。

既然遲早都要面對步入社會的現狀和壓力,何不從今天開始認認真真的規劃一下你自己的未來和將要面對的大學生活,我們不能保證一定會比別人走的更好,但我們至少是走在了別人的前面。

二:以個人為核心,找到你又擅長又喜歡的職業

蔡康永的微博有一個欄目【康永~給殘酷社會的善意短信】是這樣說的:別隨性的想把興趣變成職業。只是興趣的時候,不需要任何人點頭。你愛怎麼唱歌、煮菜、愛怎麼設計你家或投資股票,都是你自己的事。一旦把興趣變成職業,就需要遭遇的每個人點頭。興趣變成了人物,花園變成了戰場。與其做喜歡的事,不如做擅長的事。留著花園種花吧!

熬過了高考,卻倒在了志願上面丨公開3個專家不願教你的志願思路

與其做喜歡的事,不如做擅長的事。說實話,在選專業這個事情上我一直覺得中國的學生很可憐,他們受制於傳統的應試教育12年,突然有一天別人跟他說來選擇專業了,我覺得這壓根就是莫名其妙的事情。

專業是什麼樣的?未來的行業發展會怎樣?就業崗位是什麼?未來的職業發展又會是怎樣?你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這些都是他們未曾面對過思考過的問題,如今卻要他們在一個月內做出決定,這不是扯淡嘛?然後沒有辦法,關於專業的最終選擇權要麼歸結於所謂的興趣,要麼就父母老師做主,要麼就花錢請人讓他們幫你把握。呵,你的未來就這麼隨機的交了出去,請問這跟包辦婚姻有什麼區別?

你如果確定不了做什麼,就好好想想你擅長做什麼。不要去想什麼專業好什麼專業不好,因為這個世界上本就沒有絕對的事情,哪怕是同樣一個專業,也有人能賺大錢,有人養不活自己,說到底這不是專業,也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人的不同。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身上都有專屬於自己的天賦和優點,你只有找準它你才會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第三:以專業為前提,找到一個提升的好環境

學校是什麼?學校應該是為專業服務的。但我發現,很多的家長已經完全曲解了學校的意義,唯學校至上,認為學校就代表了一切,認為學校就決定了孩子的未來!他們寧願選擇一個【名校】的D等專業,也不願選擇一個A等專業的【普通學校】。

我覺得這是思維的錯位。如今這個時代很流行的一句話叫著:去光環顯本質。我認為志願的填報也是一樣。在我看來,學校充其量只是孩子未來進入社會的敲門磚,但是這塊磚頭可以用一輩子嘛?孩子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是在專業的知識層面和專業的思維及實踐層面;絕對絕對不是僅憑一張畢業證書就能覺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