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开始至圣两千年,他的姓原来和燕子有关

“孔”字本来是会意字,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的。这个“孔”字,由“子”和“乙”组合而成。这个“乙”和“甲乙”的“乙”不同,上面多了个弯儿,后人觉得写着麻烦,便将上面那一撇给省去,结果和“甲乙”之“乙”长得一模一样了。甲乙之“乙”,原本是地里的草。是春天到来时,草木从土地里扭着身子往外长的样子,所以多用来表示时序。而这个多了一个弯儿的“乙”,像一种鸟,被省去的那个弯儿,本来是鸟的头,现在省去了,就容易和甲乙之乙搞混,所以就再加个 “鸟”字旁,成了“鳦”。

鳦之为鸟,其实就是燕子。我们今天一提到燕子,就想到的是春天来了。古人虽然亦如此,但是它还有更深的一层社会文化的含义,就是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因为燕子被认为是送子的鸟。观世音还没有来华的时候,最受欢迎的当属此鸟。

从孔子开始至圣两千年,他的姓原来和燕子有关

古人想儿子想得发疯而又没有儿子的时候,就只好祈祷上天。上天不会随手扔下个儿子来,而是派了“乙”来送。商就是这么被送来的,《诗•商颂》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里怎么又跑出来个“玄鸟”?玄鸟也是燕子的另一个名称,玄是黑色,玄鸟以颜色来称燕子,而鳦则是以燕子的鸣叫声来称的。

远古时期,生产力低下,人们常常是饿着肚子的。吃不饱、营养不良的情况下,怀孕生子的几率就低些。但是,各家的贫富是不一样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嘛。那么,富人家的媳妇怀孕的几率自然高一些。

富人家,房屋自然也比较高大、结实。试想,春天,燕子好不容易从南方飞来,不会找那破烂不堪的、又低又矮的小黑屋做窝,自然选择是富家的高屋明堂,还有大朱门,这里更安全。碰巧,这富人家的媳妇刚好怀孕了,几率高嘛。

穷 人和富人同时娶的妻,而富人家媳妇怀孕了,穷人家的却没有,那时人们还想不到是营养问题。善于观察的中国人发现,媳妇怀孕的那家的房屋上,前几天来了燕 子,而自家却没有。哦,明白了,原来是燕子送孩子来了。而且,不止一家的情况是这样。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就善于使用大数据来分析,根据大数据(方圆百十里采 集的)分析而得出了科学的结论,这种随着春天来而来的,整天“乙乙”地叫的黑色的鸟,不管叫它燕子好,叫鳦也好,叫玄鸟也好,就是送子的鸟。

为了记述这种送子的现象,便画一个图,上面是只“乙”,下面再画上一个小孩子,即“子”。后来这“乙”滑落到右边了,便成了今天的“孔”字。

从孔子开始至圣两千年,他的姓原来和燕子有关

燕子送子,这对人们来说,恐怕要算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儿了。所以,“孔”本义便是美好。

孔子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名叫“嘉”。这个“嘉”字,一看和“喜”长得很像,意思也很近,就是美好、高兴的意思。因为这个字的主要部件“壴”(读如“柱”)字是个象形字,一看这样,就差不多猜出了它的意思,就是“鼓架”。“鼓”字的右侧,不是“支”,而是右手拿着槌,整个字是人在击鼓的样子。当然这壴不仅仅可以用来摆放鼓,一般的乐器都可以摆放,进而表示摆放乐器。摆放乐器,一是有了喜事,二是奏了乐也可以让人欢喜。所以,“喜”字就表示奏了乐,人张开口笑的样子。

孔子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时代,还都不太重视姓。姓是一个部落的名称,方圆几百里内的人都一样,甚至一国的人都是同一个姓。渐渐和自己及自己的家族的关系不是很大。所以,我们今天很多人不知道的孔子的远祖姓什么,历史学家说是姓“子”,因为那时的宋国人都姓“子”。不重视姓,名就显得很重要了,因为名可以区分开每个不同的个体,不能全家人都叫一个名。富人家生了孩子,可以请有学问的人给孩子取个吉祥的名;而一般的老百姓,生孩子时,又手忙脚乱的,顾不了很多,往往比较随便,大多是排行,什么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的。

一般人吧,也就这么着了。反正能区分开就行。可是贵族不行,贵族的孩子长大一些的时候,要走向社会,要当外交官、大将军、大司马之类的,就要有个在社会上(官场、学校等)用的新名字。这新名字,叫“字”。取“字”也比较麻烦,需要有个根据,如果根据长相、特点,那不叫字,那叫外号。字需要与名有关,大多是名的同义字。当然也有用字来补充修改名的,如唐代的韩愈,“愈”不好,因为容易联想到超过的意思,因为干什么都不能愈矩,这名没取好怎么办,用字来补充,就给他取字“退之”,不是愈了吗,那就退回一点。名取得更不好的是宋代的刘过,这过就是错误,不是退一退就可以的,所以字“改之”。

这位叫嘉的就不一样了,名取得非常好。所以,“嘉”长大点后,人们分析道,嘉是美好的意思,那就找个同样表示美好的字来作为他的“字”,“孔”就被选中了,因为“孔”亦表示美好。

人们将名和字联起来称呼他,就成了“孔嘉”,他当了大司马后,还在这字和名之间又加上了对男子表示敬意的“父”字,成为“孔父嘉”。

可是,今天的“孔”更多用来表示“洞”、“窟窿”,以至于郭沫若竟将“孔”字理解为指事字。说这个拐弯的“乙”呢,就是“子”(小孩子)头上的“囟”,刚出生,还没有长好,所以还是洞或者窟窿,这样便引出了窟窿的意义来。郭老的学问就这样,多是凭着拍脑袋发明的,不过他那脑袋有时还真能拍出点东西来,当然有时也不行,这次就不灵了。

从孔子开始至圣两千年,他的姓原来和燕子有关

那么,到底这么个表示燕子送子的美好事件如何变成窟窿了呢?

人 们虔诚地祈祷后,上天自然会派燕子来送子。可是,媳妇还是没有怀孕,不会是上天不理咱了吧?不会的,一定是燕子出了问题。试想,从上天到咱家,那该多么遥 远呀,路上不一定出了什么事,给耽误了。如果媳妇怀孕了,那就要在感谢上天的同时,还要更加地感谢燕子,它毕竟是经过了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才送达的。那 么,送子成功,便是这辛勤的鳦成功到达,完成使命。这样一来,这个字,就带有“(顺利)到达”的意思,也就是“通达”,因为路上没有遇到阻碍。所以,许慎便将“孔”训为“通”。

通,自然是前面没有阻碍了,如果有阻碍怎么办?那就遇河架桥,逢山打洞。古人架橋的水平不怎麼樣,打洞的功夫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孔”字的引申义,便主要是“洞”。山上的洞可以叫孔,墙上打个洞,也叫孔,圆圆的钱币上打个方形的洞,也叫孔,所以才将钱称为“孔方兄”。有的洞仅是个洞,并没有通,那就还叫洞或者穴,如动物在山上打的洞。而孔则要通,一定要通向另一端。如果是山上的话,这孔就一定要很深很深,穿透了山才行。所以,“孔”字再引申,就引申出“深”“远”。再者,如果我们从墻上打了个孔,朝个这个孔望去的时候,因为它是透亮的,所以就会感觉特别耀眼,或者说“非常”亮,“很”亮。那么古人使用这个字作副词,就常常用来修饰表示光亮的字。如《诗•七月》里有“我朱孔阳”,还有就是诸葛亮,取同义词做字的时候,就用了“孔明”。

本来就是个表示美好的字,现在又引申出深远、远大的意思来,更进一步,“孔”又常常用来修饰明亮来,这“孔”字就越发可爱了。

所以,孔子的爷爷的爷爷的爸爸就决定,用父亲的字“孔”来作为姓,传于子孙,到现在都八十多代了。

文/李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