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發《婦聯3》樂評你們可能會打死我吧

「影樂志」ID:SoundtrackM

和我們一起,關注電影音樂一百年

文 / 舌在足矣

今年是漫威影業成立10週年,漫威電影宇宙(MCU)到如今也成為了包括19部影片,全球合計票房超過100億美元的歷史第一電影系列。MCU的商業成功是無可置疑的。在影片總體質量方面,MCU也展現了其強大的“品控”能力,10年之間竟然沒有一部口碑撲街的作品。

再不發《婦聯3》樂評你們可能會打死我吧

▲ 漫威英雄群英 ©️ Marvel Comics

然而,MCU的配樂質量卻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無法與其影片票房和口碑上獲得的巨大成功所相匹配。有YouTube著名博主“幀影幀畫”(Every Frame a Painting)對MCU配樂的吐槽視頻“漫威交響宇宙”(Marvel Symphonic Universe)在獲得了超過600萬播放之後,MCU的配樂問題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也許正是因為這些關注,無論是加入了80年代復古合成器浪潮的《雷神3》,還是充滿了原汁原味的非洲民族音樂的《黑豹》,最近的幾部MCU配樂似乎都開始“搞搞新意思”。於是,當漫威宣佈,為第一部《美國隊長》和《復仇者聯盟》配樂的Alan Silvestri將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迴歸,這部影片配樂無疑是相當令人期待的。

再不發《婦聯3》樂評你們可能會打死我吧

作曲家Alan Silvestri ©️ 網絡來源

在MCU的第一階段,Alan Silvestri的《美國隊長》無疑是非常出類拔萃的:復古的英雄號角與影片老派的風格還有傳統的英雄形象無比的貼切,“美國隊長進行曲”的旋律更是非常抓耳。

而Silvestri在《復仇者聯盟》中創作的“復仇者主題曲”,雖然乍聽上去和他的《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主題曲很相似,但也算能讓人記得住。

更重要的是,這個主題作為MCU的核心音樂素材,在包括兩部《復仇者聯盟》、《蟻人》、《蜘蛛俠:英雄歸來》等影片裡都有出現,再加上此次《無限戰爭》預告片的輪番轟炸,這段旋律幾乎成為了MCU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音樂。在影片正片中,這段旋律便理所應當的成為了最重要的音樂素材。而這也成為了本部配樂的雙刃劍。

再不發《婦聯3》樂評你們可能會打死我吧

▲ 《無限戰爭》劇照 ©️ Marvel Studios

在《無限戰爭》中,幾乎只要有“復仇者”成員登場,“復仇者聯盟”的主題便會響起。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無疑是當隊長帶著一眾人馬從黑暗中亮相,前來拯救幻視-紅女巫夫婦了。這樣的使用,讓本就辨識度極高的“復仇者”主題在觀眾腦海中再次加深,但同時也存在兩個問題。

首先,這部裡的“復仇者”的班底早與Silvestri創作的第一部有了很大區別,新加入了不少成員,但Silvestri卻還是在沒有任何改動的情況下直接照搬。反觀在《奧創紀元》裡,Danny Elfman就已經對Silvestri的經典旋律進行了擴寫。很可惜的是,那段更加成熟的旋律,在這部影片中完全被拋棄了。

於是便引出了第二個問題。MCU配樂一個遭人詬病的問題便是缺乏音樂的連續性。與貫穿了二十多部007系列的“邦德主題”不同,《鋼鐵俠》三部曲和《雷神》三部曲都由三個不同的作曲家創作了三個不同的旋律;《美國隊長》三部曲雖然最後兩部都是由Henry Jackman創作,但Silvestri的“美國隊長進行曲”卻並沒有貫穿始終。音樂連貫性的缺乏,其實也正是導致“漫威音樂記不住”的原因之一。

再不發《婦聯3》樂評你們可能會打死我吧

▲ 《奧創紀元》劇照 ©️ Marvel Studios

但這個問題在近幾年的MCU影片裡卻得到了一定的改進:《奧創紀元》裡,Brian Tyler繼續使用了他創作的“鋼鐵俠主題”和“雷神主題”,而Danny Elfman也引用了Alan Silvestri的“美國隊長主題”;在《蟻人》裡,Christophe Beck不僅使用了“復仇者主題”,更將Henry Jackman在《美國隊長2》裡創作的“獵鷹動機”融入到相關的動作配樂中;Mark Mothersbaugh儘管為《雷神3》創作了全新的主題曲,但仔細聽過便會發現這個主題實際上是對Brian Tyler的“雷神主題”的重構,並且更在結尾重新出現了Patrick Doyle為第一部創作的主題。


再不發《婦聯3》樂評你們可能會打死我吧

▲ 《蟻人》劇照 ©️ Marvel Studios

然而,在這部《無限戰爭》中,MCU前18部影片中的音樂素材,除去Silvestri自己的“復仇者”主題,唯一出現的只有Ludwig Göransson的“黑豹主題”,而這還是通過音樂編輯直接硬塞進去的,而並沒有被真正融入Silvestri的配樂整體中。

第一部《復仇者聯盟》裡,英雄個人主題的缺失尚可理解成因為要突出團隊感。但縱觀《無限戰爭》全片,作為團隊的“復仇者”並沒有完成合體,而是分為三條戰線各自為戰。在這種情況下,以團隊主題來代替眾英雄自己的音樂主題,與影片的敘事是矛盾的。這樣造成的一個效果就是在影片高潮的多場打鬥戲配樂雷同感較高,令觀眾聽過就忘。

再不發《婦聯3》樂評你們可能會打死我吧

▲ 《無限戰爭》劇照 ©️ Marvel Studios

Alan Silvestri接受採訪時提到,拋棄英雄個人的主題是因為導演怕這些音樂素材會讓觀眾分心而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影片本身。但事實上,在我觀影過程中,讓觀眾鼓掌叫好的一個場景,恰恰就是當畫面鏡頭切換到瓦坎達而隨之響起“黑豹主題”的時候。

想象一下,如果在雷神拼死鍛造斧頭時響起的是Patrick Doyle那雄壯的“雷神主題”,如果Michael Giacchino創作的同時帶有巴洛克與印度音樂影響的“奇異博士主題”與Brian Tyler創作的受搖滾樂影響的“鋼鐵俠主題”相碰撞,如果在最後的瓦坎達戰場上響起的是在非洲音樂風格夾雜下的各英雄的主題,那該會多麼的非同凡響而讓人印象深刻。

再不發《婦聯3》樂評你們可能會打死我吧

▲ 《無限戰爭》劇照 ©️ Marvel Studios

沒錯,如何將這麼多風格迥異而龐雜的音樂素材能夠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並且還不顧此失彼或喧賓奪主,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絕非不可能:John Williams作曲的《星球大戰》系列和Howard Shore作曲的《指環王》三部曲便是如此。而在不久前的《頭號玩家》裡,Alan Silvestri本人其實已經為我們展示了他對現有音樂素材的改造能力。這次的《無限戰爭》本來是他在繼《回到未來》三部曲、《阿甘正傳》等一系列經典配樂之後再登新巔峰的絕佳機會。然而就如同第一部《復仇者聯盟》一樣,這個機會再次被浪費了。


縱觀全片,Alan Silvestri的音樂出彩的幾場戲,如果不算已有的“復仇者主題”那些適時“亮相”,幾乎都是文戲:滅霸獻祭養女卡魔拉,以及打完響指過後獨自坐在未知星球的滅霸。在這兩場戲裡,Silvestri全新創作的“滅霸主題”要麼以極其悲壯的管絃樂齊奏,要麼則以哀婉的大提琴獨奏。而在那些重頭的動作戲,音樂或是被各種音效所蓋過,或是被剪切的過於零碎,更多的時候則以完全沒有辨識度的純背景音樂而存在,除了最簡單“造勢”功能外,沒有任何其他的意義。

再不發《婦聯3》樂評你們可能會打死我吧

▲ 《無限戰爭》劇照 ©️ Marvel Studios

漫威十年,《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的配樂卻未達到它所應有的高度。而且最可惜的是,漫威這次又撞到了同一堵南牆上。其實MCU系列從來不缺乏優秀的作曲家,但導演以及漫威高層對於音樂的把握卻總是令人費解。在尚未定名的《復仇者聯盟4》裡,一些陪伴了觀眾十年的英雄人物將迎來謝幕,現在,也只能奢求漫威能夠在這部影片裡給Alan Silvestri最大的發揮空間,讓那些曾經出現的音樂素材得以利用,創作出與這個龐大系列所相匹配的樂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