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棚改,为什么有点风吹楼市就率先焦虑?因为买房逻辑变了!

本是逐利的,这是不变的道理。楼市的焦虑,或许在于,钱往哪走有时候还得看脸色。

央行降个准,楼市就跟着欢呼雀跃,没人在乎7000亿的资金最后流到楼市的有多少;棚改货币化补贴叫停的风声一出,楼市里就哀嚎一片,也少有人真正在意这个消息的真真假假。

从什么时候开始,楼市变得那么敏感?

答案并不复杂,市场中可供流动的资金越来越紧,手握重金的“金主”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投资思路,房地产,无论是市场还是产品,若想获得资金的青睐,就必须得找到一条通往幸福彼岸的通道。

降准、棚改,为什么有点风吹楼市就率先焦虑?因为买房逻辑变了!

1

央行降准释放的资金,实际上确实可以流入楼市。这从历年央行降准对楼市的影响就可以判断。

今年4月25日央行降准,之后的5月份,来自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金额同比分别增长8%和21%,增速创2017年7月份以来新高,市场渐有回暖之意。具体到各线城市,一、二线城市明显加快供应节奏,成交量低位回升,三四线城市市场热度仍在延续,成交量依旧维持在较高水平。

此次降准,虽然从表面上看,没有楼市的份儿,但拿到政策性文件,你要学会两项技能,第一,别让“一本正经”的政策限制了你的想象力;第二,要学会咬文嚼字式的推敲。

任泽平在其微信公号《泽平宏观》中较含蓄地给出了暗示:虽然在目前房地产市场大范围限售、限贷、限价的环境下,降准资金直接流入房地产市场的可能性不大。但从操作层面看,结构性政策虽然能够约束资金第一次流动方向,但对二次流动方向约束有限。

这次央妈降准释放的7000亿资金,有5000亿用作“债转股”。你要知道,就在央行宣布降准前期,房企债务违约潮集体爆发。不少企业频被曝出“没钱还债”奄奄一息的生存现状。没钱还债,又无经营性现金流正常运营,照此下去,这些企业可能的命运就是苟延残喘。

这样来看,“债转股”的降准确实有点“定向”的意思。而这7000亿资金的二次流动方向,其中2000亿将通过小微企业来实现。

“小微企业难以把控,其自身经营不好的时候,也不排除其将贷款用于更有诱惑力的楼市,或者小微企业将这些钱借用给别人,别人将这些钱投入到楼市的项目上。”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说,纵观历次降准周期,定向降准也只能做到央行到商业银行这一步,央行与监管部门实难把控最终的资金流向。

降准、棚改,为什么有点风吹楼市就率先焦虑?因为买房逻辑变了!

2

资金对企业的支持在某种语境下,可以等同于对企业家的支持。无论是房地产企业还是其他企业,资金流入之后就需要再找一个出路。

出路在哪里?答案无非有两种,第一,用于企业的经营;第二,投资有价值的产品。

于是,“房产”作为经过验证之后的中国最有价值产品再次被纳入资金流向的通道。当然,这也符合“1998年后期,中国居民最大的储蓄罐就是房地产”的逻辑。按照西南财大的研究,房地产到现在为止,城市居民70%的资产配置房地产。

值得注意的是,诸如中银宏观、华泰宏观、申万宏源等金融机构都认为,预计年内进一步降准依然为大概率事件,或有1—2次定向降准。

克而瑞研究中心做出的判断是,受惠于定向降准,短期内房地产市场也将迎来难得的销售窗口期,对购房者而言,无论是恐慌性还是投资性购房需求或将加速进场。

不过,在“房住不炒的”的大背景下,投资普通住宅已经很难获利。根据云房数据与和讯房产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从静态租赁、长期租赁、历史五年转售和未来五年转售4项投资指标来看,全国普宅在2017下半年迎来了历史性的拐点:除未来五年转售回报率外,其他3项指标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滑和回落。这意味着楼市投资暴利时代的终结,也预示着长线转售投资回报率将有小幅上升。

因此,资金愿意追逐的楼市产品,不再是刚需房和老破小,而是能承载更大的豪宅类产品。选择了这样的产品,也就相当于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投资方式。

原文转载于:90度地产 微信号:dc90d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