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司機:我以爲在照顧他的生意,其實他在照亮我回家的路

司機的擇善而行就是堅守服務,送更多人回家;乘客的擇善而行就是更多理解。

年的腳步越走越近,彷彿就要聞到爸爸媽媽做的飯菜香。在外拼博的人兒,心早已飛回老家。

中國春運,這個星球上最大規模的人類遷移正在忙碌地進行中。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截至2月10日,今年春運前10日(2月1日-10日),全國鐵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計發送旅客7.32億人次。

對於中國人來說,回家是一種信仰。徹夜排隊難買票,千里摩托走單騎,風雪加交困半路,悲喜交加見親人……千難萬難,千山萬水,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回家的腳步。

作為司機,同樣沒有什麼可以阻擋生活的勇氣。就像司機老拾,女兒身患克羅恩病,為了給女兒籌集醫療費,他一年到頭幾乎沒有歇著。在一年裡,他遇到了很多理解他、支持他的好心人,他也總共2904次提前一公里為乘客結單,他說這是替女兒說的謝謝。讓善意蔓延到城市的各個角落,哪怕最後一公里,也要擇善而行。年底了,不管是乘客還是司機,都為了生活奔波了一年,都不容易。

致司機:我以為在照顧他的生意,其實他在照亮我回家的路

這一次春運,動輒數億人在短時內爆炸式遷移,這是人類史上所罕見的,其中的供需矛盾可想而知。如果說鐵路、公路、水路、民航是這場大遷移的主動脈,那麼,城市裡的出租車、地鐵、公交車,鄉鎮的中小客車、三輪車,就是無數的毛細血管,共同完成這一人類的壯舉。

“不通則痛”,無論主動脈還是毛細血管,哪一地方堵塞中斷,都會影響整個遷移,影響千家萬戶的團圓。現在,主動脈已經擴充到最大運力,毛細血管卻不夠暢通,尤其是大城市的打車難,歸心似箭,卻一車難求。

是啊,這個冬天偏偏特別冷,在路邊等車的人,都希望能早點打到車,進入暖和的車裡。那些去火車站、機場、長途汽車站的人,拖著行李,更想盡快打上一輛車,讓自己想回家的心稍微平靜一些。

然而,那些開了一年網約車的司機,也和他們一樣,也希望回家。作為家裡的頂樑柱,在春節這樣的特殊時光,肯定想要陪著兒女、妻子、年歲已高的父母。

司機人數的變化直接影響到營運車輛的數量,而這期間要打車的人可能比平時更多——很多日常出行乘坐公共交通的人,因為行李多的緣故或者趕時間,選擇了打車。這一減一增,勢必出現打車難。

據滴滴估計,過年這段時間,2月8日(臘月廿三)至2月21日(正月初六),全國平均打車成功率將下滑20%,乘客等車時間普遍增加。

提高運力的辦法,一是強制司機出車,可是,現在一些網約車平臺跟司機是相對鬆散的合作,強制不合情、不合理;二是調價,當價格足夠高時,會讓本來在家想休息幾天的本地司機重新出車,增加車輛的供給,緩解打車難的困境。

調價並非不合理,一般的公司員工節日加班還有三倍工資呢,司機節日出車,收入高一點無可厚非。

平時,在打車難的高峰時段,很多網約車都會進行系統調價,讓有意願支付更多車費的乘客優先打到車。打車費的提升,並不是平臺提高價格,是車少了、要坐車的人多了,市場競爭導致價格上漲。

然而,面對春運樣的人類大遷移,其間蘊含著中國人最溫暖的情愫,我們一面對網約車司機也要回家過年有同情之理解,一面又希望網約車公司為改善一年一度的春運效率貢獻力量。

可喜的是,還真有網約車公司在想辦法,在以商業公司的身份資源承擔起更多社會責任。比如滴滴,在2018年春節期間,面對增加的打車需求和減少的車輛供應,儘可能滿足乘客出行需求,又最大化保障司機收入,2月8日至2月21日做出這樣的嘗試:

一,滴滴快車、優享、優步全國暫時下線動態調價,上線排隊功能。專車保留動態調價,加價全部給司機;

二,在140個城市推廣定額“春節司機服務費”,最高5元,最低1元,服務費全額歸司機。同時每單滴滴都將額外獎勵司機1倍的“春節司機服務費”;

三,9城試運行“同時呼叫”出租車、快車和優享。滴滴將在全國投入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獎勵,以感謝司機的辛勤付出。滴滴員工也將堅守一線為司機、乘客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

另外,滴滴還自掏腰包獎勵司機同等費用,為的就是感謝他們的辛苦,也希望能夠促成更多司機能多留下幾天送更多乘客回家。因為他們的擇善而行就是堅守服務,送更多人回家;乘客的擇善而行就是更多理解。

辦法總是多過困難,過去,過年回家要到火車站徹夜排隊買票,現在在手機上刷一刷就可能,只要市場的多方都想想辦法,多用一些激勵的方式,而不是一味地責難,總可以找到解決之道,讓回家多一點舒心,少一點煩惱。

致司機:我以為在照顧他的生意,其實他在照亮我回家的路

2018,溫暖回家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