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小說《流浪地球》年內有望上映 吳京演太空人哭得稀里嘩啦

由劉慈欣原著改編,郭帆導演執導的冒險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近日曝光第三支預告片。預告片中吳京飾演的宇航員和俄羅斯籍的同伴一起在空間站執行任務。《流浪地球》是吳京和郭帆導演的首次合作,吳京表示,自己對中國科幻電影新類型充滿了信心。

劉慈欣小說《流浪地球》年內有望上映 吳京演宇航員哭得稀里嘩啦

《流浪地球》講述的是地球正在遭遇一場波及全人類的危機,為此人類不得不開啟“流浪地球計劃”,頑強自救、冒險一搏。有細心的影迷已經在這第三支貼片預告中發現,吳京的宇航服上不僅僅有中國國旗,還有帶有地球標誌的標識,代表這次拯救計劃,將是整個人類的集體行動。

今年4月在青島的推介會上,吳京談到了自己為什麼會參演《流浪地球》。他表示在看過劇本後,自己被其中的人物、故事、場景以及這場前所未有的人類冒險所打動,“哭得稀里嘩啦的,也從心裡認可了這部電影”。在進組以後,吳京又看到郭帆導演和團隊不眠不休的工作狀態:“這次我彷彿在他(郭帆)身上看到我當年的影子,執著、瘋狂地投入到自己喜愛的事業中,哪怕是遇到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也一邊崩潰一邊默默強撐。”

吳京對科幻電影有著自己的理解。中國電影在之前並沒有特別出色的科幻類型作品,而《流浪地球》的出現,吳京認為這是給自己的一個機會,同時也是中國科幻電影的一個機會。就算身邊很多人都說他出演《流浪地球》有些“冒險”,吳京最終還是堅持自己的選擇。

《流浪地球》去年5月正式開拍,影片籌備歷經三年。目前《流浪地球》正在緊張的後期製作中。在今年上海電影節期間,郭帆導演參加了兩場論壇,分享了自己在拍攝《流浪地球》過程中“摸索中國電影工業化”的過程。

在郭帆導演看來,中國科幻電影和中國電影工業化均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沒有相匹配的工業化流程作為創作保障,尤其缺乏管理意識和管理手段。過去在電影拍攝階段中常常會出現的即興創作、本能創作或者激情創作,在科幻電影拍攝過程中是不適用的。

《流浪地球》籌備期間做的大量工作,為拍攝階段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比如引入了VR(虛擬現實)技術協助美術的置景工作。拍攝前,團隊製作了8000餘格的分鏡、30多分鐘的PreViz(動態預覽)、詳盡的製作流程和拍攝方案以及以鏡頭為單位的統籌和通告單等,“所有的這些工業化流程的探索和準備,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成本的浪費並提高工作效率”。

郭帆強調,中國的科幻電影,文化內核和美學呈現必須是中國的,這樣觀眾才會認同併產生共鳴,“《流浪地球》一直在追求用中國人的方式,去打造中國自己的科幻電影。”影片有望於2018年內正式上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