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桐”花正开时


五月“桐”花正开时

麻纸软片(尺寸30×45CM)作者:老屋


五月的桐花,淡紫色的花朵,挂满了枝头,开满了大街小巷,开满了田野路边,也开满了我们初中学校的操场两边。空气中弥漫着掺杂泥土的热呼呼的花的芳香,之所以对这个季节记忆很深,因为每年考试的时候。尤其是毕业考试,桐树下曾留下我初中的毕业照片。于是我记住了桐花开的时候就是快考试了,就是快要毕业离校的时候。


五月“桐”花正开时

1989年初中毕业照片


1988年,那时候我上初二,实在是不适应城里上学,主要原因是半个农村的身份遭遇到同学的歧视和欺负,以致于在我的心里到现在都留下很深的阴影。父母也很不理解,那时候小小年纪的我自己跑去找对门的一个熟人把自己转学到了乡上的学校里,为此和家里闹的很历害,我妈很长时间不愿意和我说话,说我这一辈子算是完了。


五月“桐”花正开时

宣纸软卡(尺寸:65.5×33CM,作者老屋)


乡下的学校离家有3公里多,开始我没有自行车,也不会骑,只能走路,需要半个小时,着急了就会从田地里斜插过去,正如那句话,走的人多了,田地里自然形成了一条路。记得有一篇小说里说骡子会吃钱,我家的猪也会吃书,有一次中午放学,我从后门回家,就把书包放到院后猪圈的围墙上,猪圈围墙还没有一人高,我匆匆吃完饭想赶紧上学,可是到后面一看书包不见了,仔细一找,书包已经躺在猪圈里了,想来一定是猪饿了把书包当食物吃了了,我赶紧把书包抢出来,可是里面的作业本和课本上都已经沾上很多的猪粪和猪食,我一边哭一边使劲的擦,一边怪我妈不把猪喂饱,书和本子擦了半天也擦不干净,晾干后就那样拿到学校,在很长时间里我的课本和本子都是臭哄哄的,一直到第二学期。


五月“桐”花正开时

观音禅寺外路边拍摄


陕西的土地真像别人所说是处处都是文物,那时村上的砖瓦窑里时常会发现陶罐,可惜我没有拿到。估计就算那时候拿了也不会珍惜。现在还记得有次上家里的茅房,竟然发现蹲坑脚踩的石头上有字,现在想来可能是一块碑,应该是文物,后来老屋子拆了,再也找不到这块石头了。


五月“桐”花正开时

宣纸软卡(尺寸38×38CM,作者:老屋)


乡下的学校和城里的教学各方面是无法比的,也不是老师教的不好,主要是没有学习的环境,学生平时都要干农活,干扰的因素也多。在学校里,我还记着经常没有电,晚上上自习课要用到煤油灯,熏的两个鼻孔都是黑的。那时候早点成为商品粮是每个农村孩子都向往的目标,谁能想到现在城里的人都排着队抢着想把户口变成农村的。那时候早点变成商品粮的途径是上初中专,那时候的初中专极其难考,往往都是学校的前几名才能考上,我记得我补习了一年,考的是全校200多学生的前10几名都考不上中专,只能上重点高中,谁能想到现在中专都不用考试了。


五月“桐”花正开时

宣纸软卡(尺寸:65.5×33CM,作者老屋)


直到初三的时候我才有了二哥用了留下不用的自行车,那时候骑自行车上学是很拉风的一件事,走路用半个小时的路程,不小心就迟到了,进不了校门,而自行车大概就10分钟,我们经常在公路上比赛看谁骑得快。以前学骑自行车没有人教我,我就自己找了一个没人的土坡,直接往下冲,不知道有多少次摔倒,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

五月“桐”花正开时

观音禅寺外路边拍摄


那时候初中几乎没有美术课,也没有过多的业余生活,电视也很少,更多的是收音广播,我就自己在家里画,把自己一个人关到房子里几个小时画素描。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画。还好没有被我妈当破烂卖了。

又是一个五月,又是桐花开的时候,不过空气中已经没有那种熟悉的味道了……


五月“桐”花正开时

宣纸软片(尺寸:33×25CM,作者:老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