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发后 小米集团在守势中开启了上市交易之路

【友财网外汇资讯】-小米被誉为中国多年来规模最大、最重要的科技股周一(7月9日)首次上市亮相。不过,小米集团作为一家处于守势的上市公司,开始了自己的人生。在一场超出其控制范围的地缘政治风暴的冲击下,该公司难以证明自己的高估值是合理的。

破发后 小米集团在守势中开启了上市交易之路

当亿万富翁、董事长雷军周一在香港敲响锣后,他将进入公开市场,小米的价格是当时苹果公司上市价格的两倍,它正在将自己定位为与Facebook公司相提并论的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公司。小米将以约500亿美元的市值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设备上市公司,成为寻求成为全球参与者和技术领导者的中国企业的标杆。

“在我们的分析中,我对小米的评价仍然很激进。但它的侵略性是有原因的,这显然是因为小米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足迹。”盛宝银行股票策略主管彼得·加恩里(Peter Garnry)称,“贸易战可能会对消费者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不仅在中国,而且在美国和全球都是如此。我认为这是主要的风险。”

小米的艰难险阻几乎始于它开始IPO之旅的那一刻。该公司计划利用中国存托凭证(CDR)融资约100亿美元,估值最高可达1000亿美元。但当它无法充分解决监管机构提出的84个问题时,这一估值就破裂了。

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为什么一家从手机中获得绝大部分收入的公司会把自己打造成一家互联网公司,并把自己打造成比腾讯控股更高的市盈率价格标签。

当小米最终敲定IPO价格时,正值A股与香港股市陷入混乱之际。与美国的贸易紧张关系不断升级,加剧了人们对中国经济放缓的担忧,加剧了不确定性的气氛。雪上加霜的是,交易员可以从第一天开始卖空该股,小米也不会被考虑纳入基准摩根士丹利资本(MSCI)国际指数。

Soochow CSSD Capital Markets日本股票主管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表示,“说实话,这看起来不像是一个非常积极的IPO。”杰克逊一直在关注小米,认为小米估值过高。“这是对现实估值的警钟,但它也是小米上市时机不佳的一个例子。”

破发后 小米集团在守势中开启了上市交易之路

小米IPO发行价为17港元/股,但小米今天上市首日开盘直接破发,并最低下跌近6%至16.00港元,截至下午收盘,小米集团股价报于16.80港元。

但小米可能别无选择。雷军最后一次股权融资是在2014年,当时他需要为小米的全球扩张愿景提供资金,包括从人工智能到云计算等技术,在这些领域,雷军将与阿里巴巴集团和百度展开竞争。

曾在国内媒体上与史蒂夫·乔布斯进行比较的雷军,甚至已经恢复对苹果的抨击。这与大约一年前大不相同,当时这位亿万富翁在2016年销售疲软之后,通过一封发自内心的信件,引发了一场内部的反思。

小米是否因其无法控制的情况而受到影响还有待观察。该公司敦促投资者认识到,它是中国科技行业为数不多的几个进军海外市场的公司之一。

小米努力解释其销售廉价手机的策略,从视频和音乐等服务中获取收入,同时投资于从真空吸尘器到手表的联网设备的生态系统。

“小米的问题是人们非常困惑的。他们不清楚它为什么称自己为互联网公司。”彭博情报栏目的安西娅·莱(Anthea Lai)称,“很多人都不愿意付出与腾讯相似的市盈率的价格,腾讯拥有良好的业绩记录,其100%的利润来自互联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