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搶抓機遇 科學規劃 全力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7月9日,記者從渭南市委外宣辦、渭南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系列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去年,該市共有在建項目509個,實現到位資金738.27億元,招商引資規模位列陝西省第三。其中,共有簽約和落地建設的世界500強企業17家,投資項目22個,到位資金達到88.28億元之多,5億元以上省際在建項目達111個,到位資金達到502.73億元。

據渭南市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局副局長趙育紅介紹,渭南市在招商引資及對外開放工作中始終緊扣追趕超越的主題,圍繞“五大產業”和“三地一中心”建設,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借臺與搭臺相結合、廣泛宣傳與重點推介相結合”的工作原則,先後組織50餘批小分隊赴外進行了點對點、城對城精準招商,共洽談項目1015個,簽約505個。在此基礎上,渭南市在全省率先設立了7個渭南駐境外經貿代表處,積極為渭南市企業產品走出國門鋪路搭橋,陝西省委胡和平書記對此予以充分肯定。去年,先後有美國、匈牙利、羅馬尼亞、烏干達、新西蘭政府協會、奧地利記者協會等10批次高端訪團來渭南訪問,同時,有8個國家的10位駐華大使先後來渭南進行訪問、考察,訪問團零距離觸摸了渭南的人文歷史、風土人情及發展潛力,充分感知渭南改革開放所迸發出的無盡活力。這樣的訪問既開啟了渭南與國外高級別政府、團體之間交流協作之先河,又將精彩的“渭南形象、渭南文化、渭南故事”傳向了世界各地,大大提升了渭南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關中平原是我國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榮耀和厚重記憶。而“一帶一路”、“黃河金三角經濟協作區”、“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及《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等疊加政策優勢,更為渭南跨越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也賦予了渭南新的歷史使命。

據瞭解,為了培育一個現代化的全新產業體系, 傾力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今年,渭南將重點圍繞新能源產業發展,緊盯廣汽、申華、長城等國內外汽車品牌,重點引進整車製造生產線和核心零部件製造企業;圍繞精細化工產業,加快建設蒲城清潔能源二期,廣泛對接產業鏈條上下游重點企業;圍繞食品醫藥產業,做優中國酵素城、華陰醫藥產業園等項目;推動壯大3D打印產業集群,以創新驅動打造新動能;圍繞裝配式建築產業,持續對接遠大、中南建設等企業;圍繞城市功能提升,深化與清華啟迪、碧桂園、世紀金花等品牌企業的合作,引進高品質酒店、高端商業服務,加快智慧城市建設,不斷提升中心城市品位;圍繞文化旅遊產業,加快與太平健康城、恆大養生谷、綠地控股集團、天津歐易克佛羅倫薩小鎮等項目對接進度,打造新的產業形態,積極挖掘中高端消費市場,不斷完善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就新時代渭南應該怎樣搶抓歷史機遇,如何站位大關中、融入大西安、引領黃河金三角經濟協作,怎樣以“一帶一路”為切入點,大力發展“三個經濟”,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育新的動能等幾項問題,趙育紅和渭南市委黨校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張亞鋒,渭南市漢盛外貿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顧寶軍進行了深入探討,並與參會新聞媒體代表及專家學者進行了互動訪談。(陝西科技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