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财富管理的途径及商品化发展趋势(下)

机构化与艺术银行业务的开展

(一)商业银行的艺术业务

在艺术金融的演进历程中,艺术财富管理可说是最高的发展阶段,并以机构作为其营运主体,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等是最主要的机构类型。我们可将之界定为银行的艺术金融业务,即通过金融资本、艺术市场及艺术赞助的融合,追求商业和公共利益。从欧美国家的经验看,商业银行的艺术相关业务是由私人银行业务派生出来的,可称之为商业银行的艺术业务(Art Banking),它为客户及收藏家服务,亦为企业的目标服务,如银行自己的艺术收藏、开展美术馆营运及赞助活动等。像瑞士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其艺术业务即包括赞助大型艺术活动和扶持青年艺术家。

让我们以瑞士银行的艺术品顾问服务中心为范例来说明,该中心的核心业务包括:研究业务(Art Research)、交易业务(Art Transactions)、管理业务(Art Management)、结构解决业务(Structure Solutions)、平台业务(Art Platforms)五大块。瑞士银行本身亦进行艺术收藏,从钱币、古董和传统到现当代艺术都是该行的收藏范围。凭借自身丰富的收藏经验及研究成果,中心能有效地协助客户进行艺术投资和典藏,并以此影响艺术品的价值和客户的买卖行为。瑞士银行更是以艺术赞助闻名的银行,除了瑞士银行艺术奖外,从1994年起,巴塞尔艺博会(Art Basel)成为其核心赞助项目之一。面对高端客户时,瑞士银行也能提供整合性的配套服务,包括艺术品估值、保险、运输、修复、信托、资产配置、遗产划分、捐赠转移、法律支持等业态维度,通过整合性的资产配套服务,能使客户的艺术财富及其价值实现最大化。

中国艺术财富管理的途径及商品化发展趋势(下)

瑞士银行赞助的巴塞尔艺博会

与这个结合了研究、交易、管理、收藏体系和流通平台的商业艺术银行典范比较,中国的金融机构对于艺术财富管理的投入还有广阔的提升空间,亟待从业者积极创新。在这一领域,民生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拥有相对领先的地位。民生银行于2007年即发行了中国首只艺术理财产品——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并曾资助炎黄艺术馆,并建立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等。美术馆的存在,有助于民生银行发展艺术研究、艺术咨询、艺术管理及策展、公众教育等多重功能,并构成自身的企业美术馆体系。

中国建设银行也推出过艺术品信托产品,并举办了不同形态的鉴赏沙龙等活动。该行还积极与艺术展览合作,例如与著名的“青年艺术100”合作,将之与该行的私人银行金融服务结合。在2017年“艺术北京”博览会现场,中国建设银行私人银行的展位是面积最大的展位之一;该行举办的学术讲堂(如2016年推出的“中国建设银行艺术公开课”)、藏品鉴赏等活动不仅受到藏家的青睐,更吸引了很多高净值人群的关注。除此之外,招商银行亦曾在2009年推出过“私人银行艺术鉴赏计划”,试图通过保证金与鉴赏制度的捆绑,以金融服务在高净值人群和艺术市场之间建立关联。这个计划,应可视为中国探索商业银行的艺术服务的初期模式之一。

从2007年至今,总体上看,中国金融机构的整合性艺术业务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体系及特色也有待更积极地建立,随着艺术品交易的专业化及健全化,这个板块将拥有丰沛的发展空间。从业务维度看,中国金融机构的艺术业务主要集中在推出艺术品投资产品(如基金、信托、艺术质押等)方面,而不是着重向顾客提供有关艺术咨询、价值保存、收藏体系规划、藏品管理、遗产继承等整合服务,这样的发展确实具有其局限性。如何在投资导向上融入艺术管理专业,逐步建立中国金融机构自身的艺术服务体系,使金融机构更大规模地参与艺术市场脉动,扩大艺术财富管理的机构化途径,应是今后大力推动的方向。近年来,中国各主要商业银行正朝着集团化经营方向发展,力图拓展更大规模的资管体系;其它商业金融机构也在不断拓展商品与服务的领域,资管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在这样的条件下,艺术品的资产化仍有广阔空间。而艺术财富管理业务的拓展,也有助于客户与银行实现资产配置的多元化,并在增加机构竞争力,响应客户需求、实现资产保值、对抗通胀等方面发挥作用。在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上,这些市场需求都是金融机构开展艺术业务的驱动力。

(二)生态性及多样性艺术银行业务

艺术品进入市场的时候,还可以借力生态性艺术银行,后者可在艺术创作、流通和客户接受的过程中发挥必要的推动力。有别于商业银行的艺术业务,生态性艺术银行亦可称之为典型性艺术银行。1972年,加拿大国家艺术委员会(The Canada Council for the Arts)率先成立了艺术银行;1980年,澳大利亚政府跟进,成立了澳大利亚艺术银行,这两家艺术银行迄今已成立超过或接近40年。在政府主动的引领下,引入艺术品的政府机构、企业与公共空间都变成了小型美术馆,成功地带动了艺术品的推广与增值。韩国也于2005年建置了自己的生态性艺术银行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艺术银行的概念还在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逐渐产生了影响力。在中国台湾地区,经过2013年的积极筹备,2014年4月正式成立了艺术银行,如今已发展成为台湾地区重要的艺术机构。通过政府推动、民间参与以及艺术社群的投入,艺术生态的发展更为活跃,也为艺术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吸收其他生态性艺术银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台湾地区的艺术银行开展了自身的制度和管理实践。以专业艺术管理人力、专业作品库存、作品流通管理、多元资源整合及营销推广等为运转核心,再将其与艺术产业价值链中的不同环节相链接。艺术银行与艺术生态的循环关系,主要集中在“入”与“出”这两翼上:购入优质的艺术作品,协助更多具有发展潜力的艺术家进入艺术世界或市场,这是输入的主要内容;在输出方面,包括灵活的作品租赁、展示合作、整合营销、教育推广、异业结合、文创产业化等策略,让具潜力的艺术家及其作品能在最短时间内大量流通于域内不同的空间中,借由创建品牌、提升价值等策略,不仅能让艺术群体受惠,同时也能对藏家和公众的美学教育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创造艺术世界、艺术产业及社会大众的多赢局面,这也正是“生态性”一词的核心意义所在。

从艺术顾问、作品鉴定与估值、藏品管理、市场交易、专业机构建设、投资基金、艺术赞助、慈善事业等方面看,金融机构的艺术业务与生态性艺术银行有着共同的专业及业务维度,都在寻求客户、艺术专业人士和资产管理者间的紧密结合。从2015年开始,中国大陆也开始了艺术银行租赁业务等方面的实践,如广州艺术银行及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的艺术银行业务等,目标在于通过这个平台优化艺术资源、推动艺术品流通与交易、进行艺术品投资等。国内的艺术银行多以复合化方式建立,即将艺术品租赁、展示推广、基金投资、金融借贷、评估销售等功能加以汇整,力图打造全产业链式的新模式艺术银行体系。这种结合商业及生态艺术银行的多样性架构,已成为中国大陆在建立艺术银行等类艺术财富管理机构的主要探索方向。

中国艺术财富管理的途径及商品化发展趋势(下)

台湾地区的艺术银行

艺术基金会与非营利机构汇流

1984年,中国第一家非公募艺术基金会——潘天寿基金会成立。此后,作为艺术资产管理机构,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北京市黄胄美术基金会、北京国际艺苑美术基金会、北京市中华世纪坛艺术基金会、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上海民生艺术基金会等相继成立,于2010年前后达到了一个成立的高潮。从地区分布看,中国的艺术类基金会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地。

到2016年,艺术基金会的运作已逐渐与非营利艺术机构汇流,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迈进,成为中国艺术赞助的中坚力量。例如,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于2014年成立至2016年的三年间,共资助了21个非营利空间及项目、3个艺术家个展项目、2家美术馆等。艺术基金会与非营利机构的汇流,不仅是个人及企业艺术赞助的多元化实践,也标志着中国艺术资产管理生态的一个发展走向,即艺术基金会、艺术类非营利机构、艺术赞助已在推动艺术发展的目标上逐步产生链接,人才与资源亦能相互流通。如由泰康人寿保险公司赞助的泰康艺术空间,就是将企业艺术收藏、艺术赞助和艺术资产活化相互结合的典型案例。该集团还发起成立了公益基金会,多面向地参与社会文化脉动,支持艺术生态的发展。

由名人或企业发起的艺术基金会,尤其是后者,能有效控制艺术财富管理的风险和成本,也能通过实际运营及操作,将艺术品收藏、投资、保管、流通、策展、传播、人力资源等相互整合。在中国艺术市场面临调整之际,母体企业、艺术基金会与非营利机构的结合运作,是有助于提高操作效率,也对艺术品资产的财富传承有所裨益。企业也能通过设置基金会达成资产多元化配置的目标,优化其企业品牌形象。从法规层面看,由于艺术捐赠或艺术赞助减免税收的法律及制度仍待完善,艺术赞助的开展仍受到一定限制。如何丰富和完善鼓励捐赠、赞助的政策并用税收相关法律加以配套,是未来值得努力和发展的方向之一。

中国艺术财富管理的途径及商品化发展趋势(下)

创立于2014年的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

艺术品财富管理商品与服务的拓展

从2016年的发展看,中国主要的艺术财富管理商品及服务仍主要集中在艺术品质押、借贷与融资上,其次是基金与信托的发展。这二类投资主要将艺术品视为理财产品,同时通过金融体系的运作,加大投资和保存效益。与传统的以动产及不动产作为质押物不同,艺术质押与融资亦可被视为艺术市场活跃与发展的象征。

随着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艺术质押融资应运而生,以此补充投资人及作品所有权人的资金需求。但是受限于艺术市场的风险性及标准化限制,诸多金融机构仍未涉足这一领域,这也使得建立包含鉴定、估值、保管和兑现等服务在内的系统性融资机制成为了当务之急。同时,根据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专家西沐的分析,虽然目前正规金融机构开展的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仍处于试水阶段,但艺术品质押融资已开始进入金融投资领域,随着艺术产业的不断发展,艺术品质押融资必将进入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大陆第一个开展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的金融机构是潍坊银行。该行为了把控融资风险,推出了一整套配套措施,这也显示出融资系统性机制的必要性。艺术品的鉴定与估值仍是这一系统性机制的核心,保证艺术品的再流通性也扮演着同样关键的角色,托管保存及质物变现、风险补偿措施的设定、法律及合同方案(如质押艺术品远期交易合约等配套文件)的规范,均须在这一机制下获得保障。为此,潍坊银行采取了多角化平台合作的方式,在《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因应相关的专业需求,如与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合作,对艺术品进行鉴定及估值;与潍坊市博物馆合作,由该馆负责艺术品的保管;与中仁文化产业集团合作,由其担任艺术品融资之担保人。为确保作品以其再流通,潍坊银行同时设计了潜在收购人制度,当融资发生风险时,可由潜在收购人实现质物的变现。这种循环式的设计,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艺术品融资与质押借贷最初的范畴(即以单一的金融商品界定的艺术财富管理维度),而是将其置于一个整合性的系统中。这也表明了中国正在形成的艺术品交易平台化、专业化及机构化的走势。

为增进艺术市场的流通性并扩大流通规模,2016年间针对新兴的交易渠道有很多讨论,如探讨如何通过拍卖行等传统交易机构开展艺术品融资业务(由拍卖行向其客户提供融资及贷款中介服务),探索如何整合线上线下的拍卖、抵押和交易渠道。对新兴渠道的探索,可作为2016年艺术财富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如在线拍卖及艺术品电子盘(以珠宝玉石交易平台为主)等,但受限于艺术品的非标准性特质,以及交易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这类新兴渠道的成长和实践仍受到限制。从潍坊银行的艺术质押融资,以及国际市场上苏富比和佳士得开展的融资服务看,优化作品的真伪鉴定、估值,把握其风险系数,确保作品的再流通性等,仍为整体艺术财富管理产品及服务的核心部分。在艺术品的价值可予确认以及各种辅助性的管理服务得以配套的前提下,艺术资产的各种运作及管理将得以有效开展,并实现客户与机构的获利。

这一原则和趋势,也可用于分析目前艺术品基金面对的发展限制。2007年可称之为中国艺术品基金的元年,并在2011年获得了井喷式的发展。2012年起,由于市场整体遭遇调整,艺术品基金和信托产品进入了持续性的低谷阶段。2014年,中国证监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为艺术品基金提供了规范性基础。如何通过专业机构和平台整合社会资本,在系统性机制的支持下使艺术品基金的运作规范化,尊重艺术产业与资金流动之科学规律,将是中国艺术品基金走向新一阶段的关键途径。艺术基金发行机构与金融监管的密切结合,以及对于艺术品市场发展更深入的掌握,以此引领投资者及社会大众对艺术价值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则是这一途径中的核心内容。

中国艺术财富管理的途径及商品化发展趋势(下)

2013年成立的上海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

艺术品保税区的功能与开拓

2016年间,艺术品保税区的发展也是中国艺术产业中的突出部分,并在发展中由理念逐渐走向运营的落实。依据国际上保税区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发展经验,它具有六类主要功能及特点:提升艺术品通关效率,推进艺术品展示与交易,提供艺术品仓储及保存,保障外汇留存,带动保税拍卖,艺术品运输安全迅速。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也可进入保税区中,达到直接观览交流及促进交易的目的。保税区的功效因此集中于两大方面:其一,通过免税、免证、保税等政策增加交易的竞争力;其二,凭借其在进出口方面的便捷性,使国内外艺术市场得以更大程度地汇流,服务于国际艺术品贸易。

从全球范围看,境外成功的艺术品保税区,包括瑞士自由港、卢森堡自由港、新加坡自由港等,它们促进了艺术品与珍贵动产的全球流动,也是可观的艺术品宝藏。自由港内拥有严密的保护措施、严格的保密机制、便捷的税务及贸易法律规则、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以及博物馆级别的保存条件和机制等,并能配合以优质的运输、保险、金融、会计、修复、科学鉴定与艺术咨询公司,共同为客户提供服务。其本身的运作与存在即可视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拥有进行艺术财富管理的诸多优势,加上许多艺术品保税库的地点甚为优越,从而成为高资产人群存放艺术收藏品的首选之地。与金融离岸中心一样,保税区的吸引力即在于其安全性、保密性与便捷性等属性,并能有效使艺术品的价值获得保存与提升。

中国大陆也引进了这种艺术品贸易与金融模式,艺术品保税区或保税仓库已在上海、北京、厦门、成都、重庆等地建立,包括: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位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北京国际文化贸易服务中心(位于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厦门象屿文化保税区、成都艺术品保税仓库、泓艺九洲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位于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此外,艺术前海自由港的首期仓库已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自贸区启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亦曾尝试办理艺术品保税展销活动。保税区的运作,主要在于依靠“境内关外”的特殊优势,开展艺术品保税、仓储物流、展会交易、金融保险、进口代理、营销与管理等相关业务,并在政策的支持下调降艺术品进口关税及增值税税率,通过这种制度安排加速推动国际艺术品贸易,增进中国在全球艺术市场中的影响力。

以2013年成立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为例,该中心是中国大陆首个艺术品保税区,以专业的艺术品仓储与展示区服务为核心内容,并逐渐整合艺术拍卖、艺术品保险、艺术金融及评估鉴定等业务板块。体系化的配套服务以及各类软硬件的建设,使该保税区成为艺术产业创新的集中处,并可为文化艺术贸易的繁荣提供有力支撑。中国的艺术品保税区的发展也逐步出现创新,如在促进文化艺术品的交易方面,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已形成实物交易、电子商务、衍生品交易(包含知识产权授权)等多样化形态。这种交易形态的创新,与国际上其它的艺术品保税区已有显著差异。同时,中国大陆的艺术品保税区依靠其贸易通关和平台建立等优势,也积极参与到文化、影视及数字产业的发展当中。作为中国艺术产业战略布局一环的艺术品保税区,在吸引艺术投资、推动文化艺术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布局的整体工作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并力图创建出自身的品牌特质。

同时,中国的艺术保税区在自身区位特质的认识与运用方面,经常超越国际上的自由港先行者。如厦门象屿文化保税区,即有意识地把握其推动国内外贸易及两岸文化经济交流的双重使命,力图使自身成为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员。在成都艺术品保税仓库的发展中,服务西南地区的艺术品交易需求、链接西南地区的重要艺术及文化活动,一直是其核心定位之一。中国大陆的艺术保税区不仅是艺术贸易的重镇,更应是连接国内外文化资源和有利于连接国际、全国与地区市场的重要环节。多元化功能的探索、管理模式的创新、不同类型服务的设计、资源平台的灵活建立、文化产业的积极整合以及对地区特质的重视,是中国大陆的艺术保税区成长迄今的主要特征。而互联网的应用,对于艺术保税区建立在线交易平台也有深远帮助,大幅度提升了文化与艺术贸易的效率,缔造了新的商业模式。

从2013年开始出现到2016年快速发展,艺术保税区已成为中国艺术文化贸易和艺术财富管理的新领域。如何持续善用保税区的制度优势,积极推进国际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并与中国艺术产业的整体发展相结合,将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及相关高技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是发展的关键途径。艺术品保税区作为一个综合化的服务平台,在中国艺术财富管理领域将产生愈发积极的作用。通过这个平台,连接推动艺术品资产化所需的各项资源,为更广大的客户及市场需求服务。艺术品保税区的建立和发展也有助于艺术产业规模的扩大,加速各种专业艺术财富管理技术的优化,让市场各方从中受益。通过与国内外市场情势与需求更紧密的结合,中国艺术保税区所扮演的产业推动角色将超越国际上其它的保税区,在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艺术交易平台时,也将开创出具有创新性的营运机制。

中国艺术财富管理的整体趋向

从前文分析可见,中国的艺术财富管理实践基本上将沿着六大方向发展,并由此构成相关艺术产业的新阶段:

第一,管理方面的专业化与分工化。在艺术品资产化的每个环节都已逐渐形成了专业化的操作内容与体系,为艺术财富的全产业链提供支持和服务。

第二,资源整合的平台化。在管理艺术财富的时候,执行者将更灵活、有效地整合诸方资源,在数据库、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支持下,在一个综合服务平台上达成艺术品更高的流通性和市场效益,增进艺术品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艺术财富管理战略的研究与规划也可通过此类平台加以推展和持续优化。

第三,机构将成为中国艺术财富管理的主体。各种高效能的专业机构,如企业美术馆、商业银行、艺术银行、艺术基金会、艺术交易公司等将愈发活跃,成为艺术世界的积极参与者。

第四,艺术财富管理的光谱将兼融精英阶层与大众消费等的需求。创新的渠道,如电子商务及文交所交易平台等,将使各群体进入艺术品鉴赏和收藏的行列。艺术地产及艺术园区的发展虽未构成新的艺术财富管理产品,但也将成为艺术收藏消费化的重要侧面,使艺术品更广泛地进入公共空间和生活领域,带动艺术与文化产业的整体成长。

第五,专业人力资源的建设和成长。艺术顾问、收藏体系规划、市场交易、艺术品租赁、艺术品信托、艺术品抵押与借贷、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保险、藏品管理、保存与仓储、遗产分割、法律配套、艺术品估值及鉴定、资产管理及保管,乃至艺术营销及艺术赞助等领域,都需要丰沛的人力资源的投入。在专业化、平台化、机构化、消费化、规范化的市场趋势的带动下,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显著成长,艺术资产配置的国际化也将使这一领域的专业人才拥有更大的舞台。此外,家族办公室的财富管理模式,在中国的艺术产业与机构建设中虽仍处于萌芽阶段,但随着中国高资产客户的迅速成长以及资产管理技术的成熟与升级,作为艺术金融高级形态的家族办公室服务也将逐步出现。

第六,通过整体化的艺术财富管理能有效实现艺术品资产的增值。在综合性服务平台的支持下,艺术品的价值与流通将获得更大程度的保障,艺术财富管理模式、产品体系及服务体系也将在增值性的带领下不断获得创新动力。综观中国艺术金融的发展历程,在由艺术投资、艺术资产、艺术金融走向艺术财富管理的道路上,中国已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就。面对新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中国文化艺术事业蓬勃成长的总体态势,中国的艺术财富管理必将产生自己的运作体系与营运模式,成为全球范围内这一领域重要的参与者及建构者。

文: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张正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